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714(2006)02—0001—06 一、“十五”期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十五”期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益于国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抓住了高校扩招的大好机遇,迅速提高了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表1、表2数据反映了民办高校在“九五”、“十五”期间的发展轨迹。2000年,全国民办普通高校仅有37所,2005年底已经达到252所,短短五年时间在数量上增加了6倍多。在校生人数达到212.63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30多倍。此外还有其他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077所,注册学生109.15万人。① 表1 1994—2005民办普通高校建校情况及在校生数、校均生数一览表
注:*本表根据历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整理,学校数为当年审批数,学生数为当年合计数;**1993年以前,部分省市批准了10所民办普通高校,报教育部备案;*** 黄河科技学院升格本科,后面两个数字也是升格数字,总数并不增加;****在校生数已经包括独立学院,校均规模未划分。 表2 1996年以来其他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注册生一览表 单位:万人
注:根据教育部规划发展司等编著的《2002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及有关资料整理;*无区分数据。 “十五”期间民办高校的快速成长和发展,初步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长期以来由国家财政独家承担的局面,拓宽了高等教育资金的渠道,减轻了国家负担,增加了高等教育的投入,兴办了新的高等学校,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资源;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矛盾,增加了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选择高等教育的愿望;增加了高等教育的规格和品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推出了新的办学机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十五”期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主要特点 (一)规模发展的特点 首先是机构数增加较快,办学规模大幅增加。以民办普通高校为例,到2005年年底止已经达到252所,其中“十五”期间的4年时间共增加了215所,相当于“十五”以前20多年总和的7倍多,至此, 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已经占到全国普通高校总数1792所的14.1%。 其次是民办高校的在校生数大幅增加。“九五”末期,民办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仅为68321人,而至2005年年底已达到212.63万人,5年时间增长了30倍多。民办高校的在校生已经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1561.78万)的13.6%,② 这是相当惊人的进展。 再次是校均规模迅速扩大。从单个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来看,“九五”末期民办高校的校均在校生仅1800人左右,大大低于当时公办高校校均4000多人的办学规模。据2005年的统计,独立设置民办高校的校均在校生为4170人,独立学院校均在校生3640人,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民办高校大多数是近几年兴建的新校,有这么一个校均规模相当不容易,说明民办普通高校已经初具规模。 (二)结构发展的特点 1、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从办学形式上分析, 民办高校已经初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第一个特征是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民办高校主要有公有民助模式、民办公助模式、民办民有模式以及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等。多种形式的发展,表明民办高校的筹资活动已经从单纯的民办、民有走向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这有助于增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利于民办高校增强活力。第二个特征是办学类型的多样化。从形式结构上分析,主要有国家批准的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公办普通高校中设置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联合办学、学历文凭考试和自学考试助考学校、高等职业双证书教育以及国际合作举办学历教育等等。③ 民办高校多类型、多功能的发展, 满足了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类型多样化的需求。 2、办学层次有所提升,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九五”期间, 我国仅有民办本科院校2所,到2005年底,民办本科院校已有26所,5年时间比过去的20多年增长了13倍,民办高校已经成功地突破了原有的发展空间。这一动向意义重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民办高校今后的发展。而发源于“九五”末期的公办高校独立学院,由于其借助了良好的母体资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12月,经教育部门复审同意的独立学院共有295家,在校生达到近107.46万人。④ 独立学院的出现和兴起,改善了民办普通高校的结构,补充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缓解了本科资源不足的矛盾,扭转了“十五”期间因高职学院快速发展而造成的本、专科比例失衡的趋势。 3、科类结构逐步合理。民办高校发展之初, 科类结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文科和个别应用性广泛、教学工作相对容易组织、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学科领域。而那些基础学科、理工科专业,因投入大、成本高、难管理,民办高校对这些学科涉及较少。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实力的增强,“十五”期间民办高校的科类结构得到了拓展和丰富,一些高校瞄准市场,建设新的学科专业,特别是理工科类专业逐步增多。根据对浙江树人大学、黄河科技学院等一些早期发展的民办高校专业设置情况的调查,工科专业已占一半以上。这是“十五”期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