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学生转专业形势概述 2003年1月,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专业转到新系,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2003年4月厦门大学正式公开学生转专业的实施方法,对学生申请转专业的时间、条件和实施程序等,都做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其他很多高校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学生转专业进行引导和规范,很多高校都逐步放宽了对转专业的条件限制,如华东理工大学改变以往只有优秀学生才能转专业的规定,不再只强调分数高低,而更加重视学习能力的强弱。在高校首开转专业之风的复旦大学于2004年4月实现了转专业政策的三大突破:一是将各院系转入名额由10%扩大为15%;二是将转专业的对象从大一新生放宽到大一和大二学生;再就是彻底取消了申请转专业的成绩门槛,本着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将判断学生是否具有专业发展潜能的权利交给各接受院系,由各院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测试考察申请者。从众多高校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转专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从全国高校的总体情况看,目前大学生转专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学校和人数逐渐增多。允许学生转专业的学校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很多重点大学都追随复旦大学,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推行转专业政策。而这项工作起步较早的学校,则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大部分高校中,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很多高校在报名时候,出现“火爆”场面。第二,转专业逐步走向制度化。各高校都出台了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政策,大学生转专业开始由试点步入规范运作阶段,很多高校对转专业涉及的各个程序和部门的工作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使得学生转专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三,大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理性化。很多学生转专业并不是为了进入所谓的热门专业就读。他们在选择的时候所关注的有很多,除了自身动机的驱动以外,还要考虑诸如转到其他专业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等因素。转专业现象的出现要求我们很好地把握其中的驱动因素。 二、大学生转专业动因探析 了解大学生转专业的动因,有助于更理性地处理转专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惜抛弃一至两年的专业熏陶,重新选择自己的专业,其中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大学生转专业的动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专业兴趣 当代大学生个性十足,他们有理想和追求,有独特的价值观,有人生和生活规划,他们兴趣广泛而又不易盲从他人。很多调查都表明,目前很多大学生对所读的专业缺少兴趣,对专业课程缺乏认同感,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应付现象严重。由于入学前填报志愿时不了解自己的专业以及家长的包办等原因,很多学生入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其他专业上。其他专业的吸引使他们对原来专业的否定心理更加强烈。 2.就业前景 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双向选择”转变为“自主择业”,加上近几年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谋求好的职业。而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别,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自然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3.学习能力 尽管在校大学生都经过了高考的磨练,身心都已经发育成熟,具备了适应大学课程学习的能力,但高等教育传授的毕竟是高深学问,很多学科没有一定的基础是不能学好的,比如计算机专业对数学基础的要求比较高,中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和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好该专业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高校入学考试还不能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加上调剂录取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有可能进错院系,学非所长。 4.课程与教学因素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群体的变化而不断地变革。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课程与教学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有些高校还存在着诸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爱好程度。甚至有调查表明,个别学生转到其他院系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某位教师的吸引,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有学生选择理性不足的原因,却对高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上述几点原因以外,还有很多影响学生转专业的因素,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没有强烈的转专业动机,却也加入了重新选择院系和专业的队伍中,究其原因,家长的建议对他们的选择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还有的学生在谈到转专业的动机时承认,主要是想进入一个异性同学比较多的院系学习。虽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学生的个人想法,不具代表性,但也可以使我们发现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大学生转专业政策可行性论证 尽管对于大学生转专业这一现象,还有争议和分歧,但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积极地推行转专业政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以为,科学地制定转专业政策,规范的运行并使之制度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积极意义是大于消极影响的。 首先,推行大学生转专业政策是正确处理高校与社会关系的要求,有利于高等教育职能的更好发挥。根据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要受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1],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中地位的变化,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需要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也需要高校提供经济文化发展所需的科技成果和各种形式的服务。暂且不提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所谓的热门专业,但它的出现至少是社会需要在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中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选择热门专业也就是对高等教育社会职能的重视。通过实施转专业政策,合理地调整各院系的学生数量,是对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转专业能调动高校内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也可以促使教育管理的改进,进而促进教育管理人员潜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