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制度涉及招生、培养、学籍管理乃至毕业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涵盖人才培养的各有关环节。具体来说,大学教学制度主要会涉及如下多个方面的问题:招生制度、培养目标的制度(体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改造与设置制度、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体——教学计划所作的制度安排与制度规定(包括对课程设置、宏观教学过程的组织如教学周期的规定与教学结点的控制、非教学途径的安排等方面所作的制度规定)、教学运行机制、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 一、现代大学教学制度的演进:历史的回顾 (一)近现代大学教学制度的演变轨迹:从通才教育转向专才教育 如果把我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诞生的时间作为起始点的话,从那时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一个转折点,从1949年再到1978年又是一个转折点,把握这两个转折点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近现代大学人才培养制度从通才教育到专才教育的演变轨迹。 1.1898~1949年:通才教育实践 “通才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办学宗旨和办学思想,是清朝末年提出的。在1902年张百熙主持起草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就有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1] 民国时期的“通才教育”实践:1912年1月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同年10月颁布了《大学令》,提出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2] 高等教育中既有通识教育的成分,也有专业教育的成分,对人文学科、社会学科、 自然学科三方面都有所兼顾(共同科目必修表是解放前实施通识教育的具体反映),从而使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不致过于狭窄,而专业教育的加强也符合科学知识发展的学科分化和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3] 2.1949~1976年:通才教育转向专才教育 关于现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特点,胡建华教授总结指出,改革的起因是社会制度的改变,自上而下的改革展开方式体现出高度的计划性与集权性特征,高等教育形成了“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办学体制;而改革的结果便是前苏联模式的移植,其主要特征是:其一,单科大学与文理科综合大学构成的大学体制;其二,大学——系、系内专业、教学研究组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其三,以专业为中心,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其四,以培养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的课程体系。[4] 在上述大学改革的总特点的规定之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制度还进一步体现出如下的特点,文辅相教授将承袭“苏联模式”的专才教育的特点归纳为“四过”,即“受被固化和强化的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文理分割,重工轻理,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加上过于集中统一的管理,给学生带来了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使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本科教育带有较强的职业教育的特征。”[5] 20世纪50年代学习和移植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旧大学的“通识教育”被彻底否定。 (二)50~70年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特点与深层哲理分析 1.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和共性要求 在上文提到的专才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偏颇之处如“过弱的人文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共性制约”的根源其实全在于“过重的功利导向”。 2.从教育指导思想上体现的乃是科学教育范式 专业教育对专业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的重视,从哲学分析的角度,不难看出它体现的是西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精神,追求的是科学知识的真理观,倡导的是一种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的、机械还原论的哲学观。[6] 大学专业教育模式本质上就是科学教育范式的产物。 3.从管理思想来看是刚性的科学管理范式或结构功能主义范式 科学管理的理论先驱是泰罗和韦伯,古典组织理论的共同点:效率化;形式化与标准化;理性化(可计算性、可预测性、破除神秘性或祛魅);科学化;命令与服从关系明确的等级化;可控制性;秩序与稳定、整齐划一;去人性化;等等。[7] 科学管理理论或者古典组织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中的运用及其影响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学校就是工厂,根据规格的规定来将原始产品(学生)塑造为成品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在此过程中来自教师的管理与控制是太多了。科学管理理论模式太理性化、太整齐划一、太客观了,它是有很大弊端的。 二、当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现实的探讨 (一)当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思想基础 1.当代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重心与主轴:“通专结合” (1)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社会在高度分工的同时又高度综合,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通才教育又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从“通才”到“专才”再到“通才”,体现了一种螺旋式上升,它适应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时代要求。面对高度复杂的现代生产、科研和管理,一个生活于当代的人,不仅需要精通专业,而且还应有广博的知识,通才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2)“通专结合”蕴涵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是理性主义价值与功利主义价值的辩证统一。[8] 而通专结合的大学教学制度所蕴涵、所追求的正是这两种价值观的融合和平衡。(3)中国特色的通专结合之路是“更加注重素质培养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这个新模式既不是原来的“专才教育模式”,也没有照搬欧美发达国家流行的“通识教育模式”,而是在扬弃前者主要缺陷的基础上,吸取了后者的长处,采取了一种中间模式,把模式的重心定位在“更加注重素质培养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的位置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