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师课程标准设计的实施过程,离不开学科、教师、师生互动发展等基本要素。因此,制定实施策略,是确保高师课程“四大块”(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为创造高师课程标准实施的环境条件和根本措施[1]。 高等师范院校是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超前教育机构,也是以出理论思想、出经验成果和出教育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工作母机。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自1998年以来,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方面的文件,这些都有利于调控和整合高师专业结构,为制定高师课程标准和相关的教学大纲提供了指导性依据,有助于高等师范院校把握好课程计划实施策略,确立课程管理目标,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和发展机制,以确保高师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 高师课程标准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一般来说,高师课程标准设计的实施计划,离不开学科、教材、师生互动发展等基本要素,此外还有设备、场地等外部环境条件因素。高师院校要实现和达到课程设计标准的理想目标,就必须根据各院系、各专业的实际和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与实施方案,形成以“四大块”有机结合的立体型教学结构为基石的“三个基点、一个核心”的高师课程新体系。所谓“三个基点”,就是社会市场需要、学科发展体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所谓“一个核心”,即指提升高师学生的规格质量,包括各种素质(特别是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或谋生的素质),将常规教学管理转到以学分制与选课制结合为主要框架的新课程标准“四大块”结合的实验研究的轨道上来,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以课程和教材改革为核心的动态平衡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这尤其体现在专业结构和选修课制方面。我们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在保证必修课的前提下,加重现代科技内容和跨国际领域的必修内容(如信息高速公路)的分量,以及增加生态环境、高科技开发、信息生活、现代伦理(包括人际协作)等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内容,并形成特色选课制体系,使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比重为3:1左右。通过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互动发展等方面的评价获取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各要素的关系,使教与学达到动态平衡。 2.优化以满足学生个性需要和自由发展的教学过程,构建师生互动发展模式 高校应“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知识,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2](P554),构建高师课程标准与“四大块”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身心和劳动等素质,把多种教育因素和教育活动组合成系列的活动课程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合作教学和师生互动发展并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以教学能力为主的各种能力,发展兴趣特长,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提供了条件。师范院校要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体系,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高校教学设备的建设必须有超前的意识(如语言实验室、心理实验室、网络中心等),形成电脑监控系统和教学网络管理体系,保证必修课,重视选修课,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社会实践,使教学过程成为主科浸透化、选修专研化、课外延补化、实践立体化的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培训体系。 3.建设一支学者型教师队伍,确保教学质量持续发展 高师课程标准的设计和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有一支思维层次高、竞争意识强的师资队伍。一般来说,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师的素质能力,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准确地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有效地选择教学模式和手段,以自觉研究为主,拓展专业领域,把握好本学科特点,并结合教学研究撰写相关论文;2)能把工作和进修结合起来,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并把握所教学科或专业的时代发展契机;3)有超前意识,能选择有价值的教育科研课题,并进行有成效的研究;4)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 对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等进行有效的改革。 4.开展从高师课程标准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为主体的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管理措施的形成和评价方案的制订,是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能否得到较好的实施、贯彻的核心。从宏观上说,高师课程标准实施的调控机制,应做好以下工作:1)收集本校所有教师已有的传统知识(包括教法等),并分类整理,形成常规;2)科学地选择、训练、教育和培养教师,特别是新教师;3)教学管理人员要与教师合作,提供有效的时间和空间,以确保按新原理工作和管理;4)建立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分别承担工作和责任的制度。从微观上说,主要是课堂教学工作,要利用教学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分类指导,实现主体参与,促进师生互动与和谐发展。 二 高师课程标准设计实施的管理目标,包括层次目标、“四大块”结合目标、课程教材改革目标、学生技能训练目标、教师管理目标和环境条件管理目标等配套目标体系。这些目标是确保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与质量、实现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科学的高师课程标准和管理目标,是提升高师教师的素质能力、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高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课程的结构、体系,必须体现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能随意组合,各部分之间先后程序应当符合认识规律,不能任意排列。遵循认识规律,就是要根据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外部联系,有序地建立起智能结构与课程体系。因此,高师院校应根据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并在层次管理和灵活管理相统一的基础上,拟订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实行综合管理目标和专业管理目标相结合,建立与高师课程标准实施相适应的管理目标和评价体系。 1.层次目标体系 从教学过程看,管理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1)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即教育人才总的发展标准;2)师范院校(包括不同院系、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即主体性的现代个体教育人才,它反映了协调德、智、体等各育目标和各学科、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目标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3)教学目标,包括各学科的目标以及学习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力;4)分年级的目标系列,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以及信息网)三者的教育关系。对于各育、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均按不同年级的要求,列出年级具体目标要求。这样,使教师工作有明确的目标,避免盲目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因此,只有根据高师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要求,形成不同层次、有内在逻辑性联系的目标体系,才能使教学工作者有条不紊地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