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辅仁大学(1925~1952年)是由中国天主教耆宿英敛之发起创立的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注:北京辅仁大学由中国天主教领袖英敛之、马相伯于1912年9月20日上书罗马教廷,呼请在中国北京创办一所天主教大学,经过较长时间的奔走、呼号、准备、筹办,于1925年创立,实行董事会制,私立性质。1927年开始招生,1929年扩建为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1952年夏,辅仁大学的主体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北京师范大学。)尽管它只创办了短短的27年,但是,它创立不久便成为当时北京著名的五所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之一。名校必须有名师,名大学必须有大师、名教授。辅仁大学之所以成为名校,首先与它网罗一批大师、名教授是密不可分的;其次,它是中国现代国学(即传统的文史哲)教育的重镇之一。 英敛之创办辅仁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授西方科学新知识。陈垣接掌校务后,(注:陈垣因研究中国基督教史与辅仁大学的奠基人英敛之结缘,成为忘年之交。在辅仁大学正式开办前,英敛之于1925年先办辅仁社(又名国学专修科),并任社长。次年1月,英氏病逝。英先生临终前,把辅仁社及即将开办的辅仁大学托付给陈垣。陈垣于是继任社长,1927年任辅仁大学副校长,1929至1952年一直担任校长。)继续坚持和发扬了这一办学思想,并且把它写入学校章程,作为办学宗旨。(注:私立北平辅仁大学组织大纲[Z].辅仁大学档案·案卷号:8(现藏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下同).)自建校时起,英敛之、陈垣等创办人先后通过多种途径罗致国学教师。或者利用后发优势(注:“后发优势”是现代化理论中一个重要观点,或者叫“落后得益”,主要是指后发外源性现代化国家可以“采借”、移植先发内源性现代化国家的技术、经验、方法、人才,使落后国家的大变革不必一切从头开始,从而有可能出现跳跃式的前进。教育领域自然也存在着后发优势,而且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着先发教育对后发教育的影响。)从北大、北师大等名校先后延揽张相文(著名地理学家)、李泰棻、朱师辙、陆懋德、柯昌泗、邓之诚(以上为著名历史学家)、马衡(著名考古学家)、郭家声(著名文学家暨诗人)、朱希祖(著名文史学家)、张星烺(历史地理学家)、沈兼士、刘复、罗常培(著名语言学家)、赵万里(著名目录学家)、尹炎武(古典文献学和古典文学家)等人,担任兼职或专职教授;或者从社会上发掘有真才实学但无正规大学文凭和大学从教经历的著名学者,如余嘉锡(著名目录学家、古典文献学家、史学家)、伦明(著名目录学家、古籍收藏家)、唐兰(著名古文字学家)等。“抗战”时期,辅仁大学在其他高校被迫纷纷内迁或停办的情况下在沦陷区孑然屹立,成为当时沦陷区惟一不悬日伪旗帜、不读日伪所编旨在进行奴化教育的课本的高校。原来在北大、燕京、北师大等校任教、因多种原因无法随校内迁、又不愿为日伪奴化教育服务的教师纷纷加入辅仁,其中不乏国学名师,如高步瀛、顾随(以上为著名古典文学家)、孙楷第(著名小说史家)、刘盼遂(著名古文献学家)、于省吾(著名古文字学家)、周祖谟(汉语言学家)、梁启雄(中国哲学史和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弟)等,从而使国学方面师资力量更加雄厚。尽管这些名师时有进出、变更,但是,始终保持了一个非常整齐的国学教师队伍。即使与当时国内任何一所著名的国立和私立大学相比,它也毫不逊色。此外,又从北大、北师大、燕京聘任一批新毕业的才华横溢的青年学子,如台静农、罗庸、赵荫棠、容肇祖、陆宗达、魏建功、姚士鳌、余逊、韩儒林、谭其骧、牟润生、翁独健、柴德赓等,其中不少人逐渐成为辅仁国学教育的骨干,乃至名师。在此情况下,辅仁大学在史学大师陈垣的领导下进行了富有特色的国学教育。本文试就北京辅仁大学有特色的国学教育进行论述,以凸显其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 一、国学在通专并重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大学教育的目标(宗旨)、人才培养模式在民国时期有过一些争论,不同的教育家、学者、大学校长有不尽相同的看法,甚至比较大的分歧。有的主张以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为本,有的主张以专识为本,有的则主张通专并重。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不同的课程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反映了不同的培养模式。笔者不想在此讨论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优劣,而主要是在梳理辅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析其国学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 辅仁大学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分为各院共同必修课(后来叫普通科)和各系必修课(后来叫专门科)两部分;选修课则分为系内选修课和院系外选修课两部分。(注:北平辅仁大学文学院概况(民国二十四年度)[M].辅仁大学印书局,1935.)(P3、18)在学籍管理上实行学年制(本科4年制)和学分制相结合的制度。 按照辅仁大学办学章程,各系学生一般需要修满132个学分(党义、军事学、军事训练等部颁课程及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等课学分不计算在内)方能毕业。其中,本系必修课占总学分的1/2(即66学分);全院共同必修课占总学分的1/4(即33学分);选修课包括系内选修课和其他院系选修课,占总学分的1/4(33学分)。(注:北平辅仁大学文学院概况(民国二十四年度)[M].辅仁大学印书局,1935.)(P18、59)各系必修课和系内选修课是为了培养某种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专识教育课程,其超过总学分1/2的比例,反映了学校专识教育为主的办学思想。共同选修课和其他院系选修课的设置,达到接近总学分1/2的高比例,表明通识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可以说辅仁大学实施的是通专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辅仁大学由文学院、教育学院、理学院等三院组成,国学专识教育主要集中在文学院(有国文系、史学系、哲学系、社会经济学系、西洋语言文学系等5个系)。其中,国文系和史学系属于典型的国学教育,哲学系则是国学与西学兼具,西洋语言文学系是以西学为主、兼及中学。 所谓共同选修课属于基础性课程,为必选课,它有国文(包括作文)、英文、第二外国语、逻辑学与哲学概论(任选一种)、伦理学、体育、党义、军事学、军事训练等,所体现的通识教育宗旨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国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传统国学教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