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不公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以竞争作为公平性基础的高等教育阶段,如何平衡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的矛盾既关乎公共资源分配的公正性,也是大学发展策略的两难选择。本文拟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理论基础入手,阐述两岸三地大学择优与均衡发展的协调过程,分析重点发展中兼顾均衡的策略及其面临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理论依据 当前针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焦点是大学重点发展政策人为制造学校竞争的起点和学生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中,绝对公平与平等是不现实的,即使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也并不意味着能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关注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显得更加引人注目。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必然存在着分配的公平性问题。教育机会平等与教育资源分配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在不同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增长差异的扩大中,高等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增长最快(注:卢乃桂、许庆豫:《我国90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因此,虽然享受高等教育机会需要付出更多的个人成本,但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了最多的教育资源,对其需求与竞争仍在不断增强。尤其是重点高校,作为稀缺的优质公共资源代表,更是成为追求享受更多国家教育资源的竞争者。 教育资源分配采取择优还是均衡的政策,决策者实际上是在效率和公平这对矛盾之间权衡与抉择。这里姑且把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基本类型概括为“聚合型”与“分散型”两类:前者是指精心选择部分高校给予特殊“土壤”和“养料”,精心培育使其快速成长,其特点是资源分配按照政策制定者的标准向部分重点高校倾斜,属于“锦上添花”分配模式;后者是指将所有高校放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由竞争,一方面通过实行资源分配与办学绩效挂钩的策略促进学校优胜劣汰,另一方面通过不平等分配对最少受惠者进行利益补偿,其特点是资源分配按照公共资源从富裕流向贫困的原则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学校倾斜,在某种程度上有“雪中送炭”的意味。“聚合型”与“分散型”的分配方案实际上分别是侧重效率和公平的典型体现。 多年来,指导中国大陆大学发展的理念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也是当前中国大陆实行非均衡资源配置方案的理论基础。非均衡发展理论将大学发展战略建立在非均衡发展能够带来高效益的假设上,主张通过确定一批具有突出向心力、明显集聚效益和较强辐射能力的大学和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其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大学实力。它以高质量和高效益为原则,是一种将经济“增长点”理论运用于高等教育实践的政策尝试。 二、大学发展中择优与均衡矛盾的协调 1.中国大陆:妥协中的择优重点发展。 20世纪90年代,“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使得大学发展的经费问题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政府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保证有限的经费投入能够有最大的产出,这就使得资源平均分配的模式被择优重点发展的策略所取代。“211工程”、“985工程”便是这种转变的典型示范。但是,在这两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择优与均衡的矛盾却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在很多时候都是以一种妥协的姿态出现。 “211工程”最初的建设方案是将通过预审的学校分为三个层级, 分别确立不同的投入层次:处于最高一级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获3亿元;第二级3所学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各获1.2亿元;第三级22所学校各获0.6亿元。这一定位大致上分别对应“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以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个层次的目标。但是,由于对分层目标理解不同,此方案公布后立即引起争论。落入第三级的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以及落榜的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纷纷引证当时大学排行榜的名次力争(注:蔡言厚等:《大学排序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1年第1期。)。在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支持下,这些落榜者于当年即重新进入到第三层次名单之中,而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则在后来的“985工程”中进入“2+7”名单之中。 “985工程”最早确定“创建一流”的大学只有北大和清华两所,后来又增加了7所,形成“2+7”格局。然而,在来自“均衡”的压力下一再妥协,在一期结束的时候进入“985工程”的学校达到22所,目前已发展到38所。 但这还不是最后确定的名单,于是“2+7”又变成了未知的“2+X”。 两个大学重点发展计划所经历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政府政策的调整。但是,它又使人们对整体评价大学并进行分层的标准产生质疑。同时,这两个重点发展计划,尤其是“211工程”,因资源分散而遭到“天女散花”的批评。 2.台湾地区:“择优”与“均衡”的调和遇阻。 在台湾地区,“择优重点”与“均衡发展”的矛盾突出表现为公、私立大学的资源分配失衡。私立大学是台湾高等教育扩张的主力军,目前占大学总数的65%左右,其在校生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但是,对私立大学的经费资助并未与其学生规模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