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要想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除了要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以外,更需要在实践中推行。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视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龙头”(龚放,萧绍清,2001)。然而,高等教育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影响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何在?如何使高等教育更好地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发挥作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分析,以期对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发。 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何为终身教育体系,该体系有哪些组成部分,是与人们对终身教育的理解分不开的。关于终身教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国家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现代终身教育的首创者郎格郎认为终身教育体系“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统合”(转引自:乔冰,张德祥,1992),这是从广义上对终身教育的界定。这种终身教育观指导下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指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整个教育体系,“某一社会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所构建起来的包括各类教育形式的有机综合系统”(童萧,2004),这个体系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包括学龄期教育,也包括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而把终身教育从理念提倡阶段推向实践展开阶段的E·捷尔比(1983)则提出不同的观点,他把终身教育描述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合;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从这种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捷尔比对终身教育的认识开始侧重实践层面。但从世界各国推行的终身教育政策和法规可以看出,在实践层面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人们侧重了传统教育所忽视或者整个教育体系中较薄弱的领域,把发展学校以外的教育看成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如韩国的《终身教育法》规定,终身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以外,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终生教育发展网,2005);在我国,有些省份或城市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如福建省出台的《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将终身教育视为“国民教育之外面向所有年龄段公民的有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同上) 虽然这些措施使得终身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所缩小,但这样界定终身教育体系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并且教育的发展也允许在不同的时期偏重某一领域。实践层面中强调的范围出现的差别,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我们对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地位及作用是不应被忽视的。 作为学校教育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体系建设中的中坚力量,这是由终身教育体系的特征和要求所决定的,更主要的是由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其职能所决定的。 传统的教育体系过于重视学校教育,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机构单一、封闭和过程上的静态等特点。与之相比较,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强调多样化、开放化、一体化和动态化。 从本质上看,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根本途径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教育进行整合,包括纵向的整合和横向的整合两个方面。从纵向角度看,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学前阶段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老年教育等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教育。从横向角度看,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领域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教育的外延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人在生活的各种场所都能自我选择学习机会,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从而最终建立学习型社会。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都是行动的主体。这个构建过程之所以艰巨,与责任的分散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能够意识到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少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就不会积极地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为终身教育做贡献。 首先,这是高等教育改革所必须的。为了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等不断变化的要求,为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改革一直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个进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更好地履行其职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更加具有现实迫切性。终身教育理论不大可能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唯一指导思想,这是由高等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改革的艰巨性所决定的。但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刻把握终身教育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彻到政策和高等教育运行过程中,是持续、系统地发展高等教育所必须的。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等结构的调整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更强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