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特征测度的假设 20世纪70年代初,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 当一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如果毛入学率超过15%,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与以往的“精英”阶段相比,人才培养重点、学校组织结构及其与外部联系势必发生深刻变化。[1] 尽管教育界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尚存争论,认为在不同国情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不一定存在普适理论,但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成员及一些国家仍将其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2]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17年、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8年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始终处于政府严格的宏观调控之下。(注: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全日制高等学校共培养1.6万名研究生、155万名本专科毕业生、20万名业余(函授)专科毕业生;1978~1998年20年间,共培养研究生43.1万人,本专科毕业生1758.1万人。而2004年毕业研究生为15.1万人,本专科毕业生428.7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毕业生239.1万人。)自1999年中央决定大幅度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进入规模快速增长阶段,毛入学率在2002年突破了15%,2005年将达到20%。相应地,招生考试、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后勤管理、教师人事、经费等体制也发生很大变化。参照特罗理论,我国高等教育稳步迈入了大众化阶段。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引发的特征变化,试图提出新的政策研究视角。为此,首先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出发,就不同阶段高等教育的一般性系统特征,按照基本形态、学校管理和教学组织方式进行了归纳(见表1)。 表1 精英阶段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一般性系统特征 分类项目 精英(英才)阶段大众化阶段 基本 毛入学率15%以下 15%~50%[*] 形态 功能与培养目标 培养学术精英和政府高层管理人员 培养更广泛的精英,包括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 重点是专业技术骨干 院校规模校均规模2000~4000人,小型学术或专 部分学校规模突破万人,住读与走读相结合,集 业社区 中或分散的校区(大学城) 学校 决策方式少数人决策 决策程序更民主并受相关利益集团影响 管理 管理形式学术人员兼任行政职务,选举或任命制、 组织结构增大,分工细化,主要由专业管理人员 任期制 承担 教育内容与课程 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必修制、学年制) 模块化、半结构化、灵活性、学分制 教学形式与师生关系 重师承关系的导师制,个别指导或讨论 师承关系弱化,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式教学为 教学 式教学 辅 组织 学术标准共同的、较高的学术标准 标准多样化,学术性与应用性并存 入学选拔原则选拔性的(以中等学校成绩或高考成绩 准选拔性的(成绩标准加非学术标准) 来选拔) 学生就学方式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大学、住校且连续学 多数学生中学毕业后直接入学,入学更容易,水 习取得学位、辍学率低平参差不齐,辍学率较高,住校与走读结合 注:*毛入学率50%以上为“普及化”阶段,有关系统特征暂略。参见《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7页)。 其次,本文的基本假设是:扩招前后高等教育系统特征的变化、院校规模情况,可以通过常规性的事业统计数据获得;有关高等教育功能、培养目标的主观性判断以及学校管理方式、教学组织等发生的变化,则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测量。据此可分析不同地区和类型高等学校系统特征的状况,初步判断大众化理论在我国的适用边界。 最后,为了观察和测量表1 项目栏所示的特征, 本文设计了问卷调查, 对象为2003年底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培训的公办普通高校的校级负责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56份,回收率为79%。需要说明的是,样本院校分布与全国同类院校结构不具有抽样统计规定的一致性(注:应当说,依据全国教育统计数据,可以按隶属关系、培养层次及所在地区对普通高校规模进行全面分析,但是,只能留待以后再作印证了。),调查范围既没有扩展到政府行政干部,也没有涉及学校师生和校外社会人员,属于一次性的院校领导典型样本调查。 同时,扩招过程中的经费配套情况十分重要。事实上,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时略高于90年代中期水平,但近年来均未呈现与在校生规模同步增长的态势(注: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31日)。与2002年相比,2003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的只有9个省(直辖市),而减少10个以上百分点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减少10个以上百分点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期,学费标准较为稳定,但是其占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有所提升,这与扩招以后的系统特征尤其是质量问题直接相关。此外,民办高等学校在扩招中也发挥着很大作用。但是,为便于集中讨论,本文暂不涉及这两类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