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真正理解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理解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经济改革,就没有经济的高速增长。而经济高速增长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使中国大学管理运行的外部制度化环境发生根本变化,从而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一系列重大改革。据此,本文将从中国经济转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三方面阐述上述主题。 一、中国经济转型 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历史巨变,在过去的26年中,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平均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达9.3%,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能够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怎样取得的呢?可以肯定地说,是改革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之后,中国人终于认识到,上世纪50年来从前苏联借鉴过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诸多弊病,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一整套完整的意识形态体系为支撑,而且有巨大的结构惯性和心理惯性。改革决非易事。因此中国的改革走了一条非常艰难但又是相对成功、真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对此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做过许多研究,粗略地说,中国的经济转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和方面: 旧体制的巨大惯性使得改革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的。1978年,安徽凤阳的十七个农民血书包产到户合约,以极大的勇气启动了中国农村的变革。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农产品的供给大大增加,从而为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农村改革不仅增加了粮食供给,也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于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改革由此步入了第二个环节: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从整个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说,乡镇企业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乡镇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的市场中的发展。随着这些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的阵地不断缩小。 经济转型的第三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环节是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些经济特区作为市场经济的窗口,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随着经济特区的不断增加和发展壮大,市场经济的阵地也不断地扩大。 经济转型的第四个方面是商品价格的逐渐放开。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双重价格体系过渡后,到1990年代后期,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中国采取的比较平稳的过渡方式,事实证明,是非常成功而明智的。以罗马尼亚为例,该国进行的改革是休克式的改革,引发了通货膨胀,本国货币急速贬值,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推进经济转型的另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最核心的第五个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通过股份制改造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形成。在这个问题上,北大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厉以宁教授提出了国有企业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革,现今这一主张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式。 在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外资企业的发展。随着这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的企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成分进一步扩大,计划经济的阵地进一步缩小。当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中国迅速崛起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平均每个星期,有约超过10亿美元的外资进入中国,平均每年约有600多亿美元投向中国。这些外资的进入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进一步加快了这一进程。 当然,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一系列改革外,还有范围更加广泛的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经济改革,例如,财政金融方面的改革,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人事工资制度的改革,住房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等等。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并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保持了货币稳定,工业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市场经济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经济转型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高等教育运行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需要高等教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回顾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地增加了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对高等教育毕业生的需求。同时,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也极大地增加了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在这种双重需求的强力驱动下,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都不断增加。 第二,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仅是因为有巨大的双重需求,更重要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计划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转变为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