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一词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之前,中国已有相当漫长的广告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笔者称之为“前广告”时期,这一时期的广告文化,为“前广告”文化。 中国成语,博大精深,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瑰宝,它以极其精炼的词语记录了历史发展中的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最简捷、生动、准确的工具。通常,我们比较注意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却较少关注与我国古代广告活动和广告文化相关的成语。在此,笔者从一些成语所内含的广告元素出发,追根溯源,并结合有关文献,梳理和分析成语中的“前广告”文化,以期开启研究我国广告文化的一个新视角。 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伦理道德方面的,亦有商业文化方面的内容,而不少成语则体现了后者的意蕴。 1.“自相矛盾”与市声广告 所谓“市声广告”,是指商贾人员以招徕生意、吸引顾客、介绍商品等为功能特点的叫卖吆喝。所以,“市声广告”也有称之为“招徕市声”的。“自相矛盾”这则成语是我国有关市声广告的最早的文字描述,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一种比较原始、出乎人之本能的广告活动。当然,夸得好、吆喝得响,会起到良好的广告效果,但吆喝不当,也会像那个“自相矛盾”的人,效果却适得其反。 随着古代商品经济和市民文化的发展,市声广告又出现了“韵语说唱”或“歌叫唱卖”等形式。今见有关“韵语说唱”的文献,是敦煌遗书后唐同光年间(公元923—926年)学童习字杂抄中的两首店铺说唱口号(原件现存巴黎国民图书馆),其一为店铺经营通用者,其二为杂货铺说唱口号。[1] 宋代“歌叫唱卖”的形式在市井中已十分普遍。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蓝(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2] 另外,吴自牧在《梦粱录·妓乐》中又记:“今街市与宅院,往往效京师叫声,以市井诸色歌叫卖物之声,采合宫商成其词也。”[3] 其中,有“叫果子”、“叫紫苏丸”等多种名目。这些都是在市井卖物歌叫、说唱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种曲艺品类。宋元以来的有些曲牌即由此而来。 “歌舞并举”也是古代市声广告的一种形式。《东京梦华录》对此有详细描述:“市人卖玉梅、夜蛾、……拍头焦
。唯焦
以竹架子出青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4] 此外,以“器乐音响”招徕顾客,也是我国古代市声广告的一个特色。从总体上看,器乐招徕市声的响器,大致有3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商品本身作为招徕响器。如《燕市货声》中记述的“铜器挑”,“带炉,行敲铜盆”[5]。这是一种比较原始,也是最为简便的一种招徕响器。第二种是以采用或参照传统乐器而创制的招徕响器。南宋画家李嵩《货郎图》中,货郎手持的那把双面小鼓就是典型的乐器类招徕响器。第三种是以商品的附属物或与经营内容相关的工具、容器等器物作为招徕响器。这种招徕响器,所发出的市声具有独特的个性,闻其声便知其所经营的内容,既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也有着“分众广告”的效果。 从简单的吆喝到以说唱、歌舞等形式和运用“器乐音响”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市声广告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内涵不断增强、表现形式不断艺术化的过程。 2.“挂羊头,卖狗肉”与幌子广告 “挂羊头,卖狗肉”出典于《晏子春秋》中“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6] 之句。该句本作“悬牛首,卖马肉”,后演变成“挂羊头,卖狗肉”之成语。出售马肉而悬挂牛头,其实是我国古代比较原始的一种实物幌子。“幌子”是工商及其他诸行业以实物、模型、旗帜、图形等视觉标识,向社会和消费者播布商品信息的一种广告方式。幌子这种标识性广告,应起源于远古时代贸易活动中的实物陈列,即实物幌,它将所经营的商品实物直接陈置或悬挂出来作为招徕标识。上述“悬牛首,卖马肉”的方式,就是幌子的一种原生形态。其后,从实物幌发展而来的又有实物模型幌、附属物幌、特定标志幌、象征幌、文字幌、图画幌、图文幌等各种幌子形式。 3.“买椟还珠”与商品包装 成语“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桂椒之椟,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7] 从“买椟还珠”这则成语典故可以看出,几千年以前的商人已经具有了商品包装意识,他们不仅认识到包装对商品促销所起的作用,而且还认识到包装可以创造出高于商品价值的附加值。成语中的“郑人”愿意用买珍珠的价钱买下这只精工制作之“椟”,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中国的“前广告”时代,包装不仅针对商品本身,而且已经注意到对商家形象的整体包装。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8],反映的是宋代店家对门面的一种整体包装,也反映了当时装饰门面的风气已很盛行。除了店铺的门面注重装饰,店铺的内部也采用名家字画来装饰。此风一直延续至今。 然而,我们也看到中华民族传统朴实、节俭的民风,影响了商家对商品包装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的商品存在着只重质量、不重包装的现象:一方面是商品包装材料的材质比较粗糙、简陋;另一方面是商品外包装的造型简单、单调,既不注重包装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也不注重商品形象的塑造。因此,在商品包装这一环节,中国传统的广告文化体现着一种“二律悖反”的现象。 4.“伯乐相马”与名人广告 当今社会,名人或作为形象代表,或作为商品的推荐者、使用者或证言人充斥于各种媒体,其实这种“名人广告”现象在“前广告”时代早已有之。成语“伯乐相马”,应是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名人广告。《战国策·燕策》中的“苏代为燕说齐”是这样记载的:“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