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6)03—0092—03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1998年5月,美国《商业周刊》指出:“未来竞争的基本单位应定位于城市……当城市成功的时候,整个国家也会成功。”一个城市成败的关键在于城市竞争力,即一个城市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它不仅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同时也是一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鼓舞和推动力量。 从资源形态的角度看,城市文化既有物化形态的实在物,又有非物化形态的模式或境界。前者是显性的、具体的或明确被感知的;后者往往通过象征、渲染等手段,将其从精心营造的文化场景中揭示和显露出来。表现在价值层面上,由于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经济附加值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从资源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化的价值,对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尤其是对城市现代转型中经济结构模式调整的认识也有了跨时代的飞跃。 1 与一般经济资源相比,城市文化资源在形态、归属、价值效应和利用渠道等方面有其特殊性,文化资源的增值主要通过刺激消费欲望、促进购买的间接渠道实现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开始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转化。其中,大众消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商品消费与文化消费日渐融合,产品的信度不仅由商品的物质力量所决定,更重要的是由其象征——文化属性所决定。对文化需求的认识和重视,使满足文化消费的文化产品和商品生产日趋活跃。不仅如此,文化产业重视现代产业的高端,使传统产业从单一的个人消费需求导向转向既服务个人消费也服务生产领域。文化资源运用于经济领域,能够产生更大的增值或发展效应,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首先,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紧密。就本源来说,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创造本来就是城市的整体运动;从现实看,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现代商品生产中,降低资源、能源和财力的“硬投入”与提高科技文化的“软投入”,增加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增长所追求的目标。 其次,现代经济文化发展优势将取代传统经济发展优势,这一优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经济发展优势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资本,但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是:人口、资源和环境,如今绝大多数城市都不同程度地承受这三方面的巨大压力,这是现代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文化产业由于对资源消耗较低,环境影响较轻,能源消耗较少,有利于环境保护与资源口径的拓展,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当今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城市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如旅游业成了全世界第一大产业,图书报刊出版发行业成了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影视业成了美、英、法、意、日等国的显要产业。其中,美国的影视产品出口值超过航天工业产值,体育经济收入在美国超过石油工业与证券交易所的收入,体育就业人数在英国超过煤炭、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人数,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文化资源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常态经济资源的价值,以文化为主体内容的产业将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 再次,经济发展对文化创新机制的依赖越来越迫切。文化的产业化是同信息化、科技化密不可分的,而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世界信息量以超几何级数形式激增,但世界的注意力却是有限的,信息量的过剩造成了注意力的相对缺少,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信息时代在某种程度上是“注意力经济”时代。发展文化产业,将大大有利于城市形成更加开放的信息系统,拓展与外界环境沟通的渠道,从而有利于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 正因为文化产业的经济权重越来越大,所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以重工业为代表的基础产业持续萧条,日本学者日下公人出版了《新文化产业论》。在这部著作中,他认为日本有必要立即采用新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即“以最终需要产业(消费资料)为主,全面发展的新模式”。其中,“文化是人类的必需品”,“文化(包括文化符号)可以产生高利润”。他举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原来只值700日元的女式帆布提包,如果印上一个“G”字,便可卖到70000日元。因为“G”字是表示由米开朗琪罗和罗西尼创造的意大利超级流行文化的符号。他断言:“21世纪的经济学将由文化与产业两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成为经济进步的新形象”。他的主张得到了当时的日本首相竹下登的赞同和支持。竹下登提出的改造日本经济的“故乡创生论”,就强调了要把日本建成为“文化经济国家”,从而改造了日本的产业结构,把日本引上一条包括以文化产业在内的最终需求为主的全面发展的道路,使日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很快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2 随着文化因素在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日趋显著,世界上许多闻名城市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与树立城市形象的结合。一些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它们在通过文化产业发展经济的同时,确立起各自独特的城市形象。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市把城市文化产业与塑造城市形象的好处概括为九点:1)对生活有很大影响;2)是社会的黏合剂,是衰落社区重新振兴的巨大动力;3)对城市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的作用;4)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5)对多民族文化协调发展有显著作用;6)对旅游发展有很强的刺激作用;7)对促进国际化的作用很大;8)可以促进技术革新,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9)与周边地区和城市的协调发展关系重大。 城市形象既有经济因素,更有文化内涵。如果说经济实力是构成城市形象的物质基础,那么,文化则是构成城市形象的精神、人文基础。把千百个不同城市区别开来的往往不是其经济形象,而是其独特的文化形象。因此,在城市经营中,树立“文化资本”的观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将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指出,所谓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并可以通过教育证书的形式予以制度化。城市文化资本是从文化资本意义上认识城市的。一座城市的个性化的自然空间、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都具有文化资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