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经济在根本上是一种创意经济。发达国家正逐步向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并伴随着创意阶层的兴起[1]。城市的经济活力越来越体现在高度依赖创造力的创意产业活动上。一方面,文化创造与商品经济的结合,城市不断制造和输出反映艺术时尚、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文化符号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作为控制大范围生产系统的枢纽,城市的集聚效应给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商业化提供了发展空间[2]。创意产业来自创造力和智力财产,来自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交融,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并升华的反映①。作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密集型产业,创意产业激发了城市的内在活力,成为塑造后工业化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和地理景观的重要动力之一。 我国的创意产业正迅速发展。作为制造业大国,目前,中国很多地方的产业发展处于瓶颈阶段。由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紧张,一些城市丧失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优势,面临就业岗位流失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产业升级迫切需要研发设计人才的创意支持。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与创意文化产业也正在迅速交融之中。然而,创意产业如何参与全球化竞争?地方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文章选取创意产业中的音乐产业为研究案例,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创意产业与创造力 作为世界设计工厂,英国的设计被认为是全球最有影响的创意来源。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以及英国贸易和工业部门(DTI)提出,创意产业即为“那些依靠个人创意、技能和天才,通过挖掘和开发智力财产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创意产业有4个主要特点:具备创意才能的人才、创意人才与管理者和技术专家结合、生产可销售的产品、经济价值存在于知识产权之中。根据这个定义,创意产业应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古董、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部门。创意产业在很大范围上交叉于各个行业的价值活动中,并逐渐从各行业中分离出来。 创造力是创意产业的精髓。创造力是个人在社会、经济以及教育的背景或环境下的产物,它更是技术和组织上的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美学上的创造力[3]。但创造力本身不能带来财富,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等同于传统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它更注重商业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文化输出。创造力加知识产权才能创造财富。与生物技术等高技术创新一道,那些具有版权的产品,包括书、电影和音乐的出口能够获得比服装和汽车等制造业出口更多的利润。20世纪末以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产业(creative content-intensive industries)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增长。知识产权产业(IP产业)在美国和英国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在美国,1977~1997年期间IP产业增长6.3%,而同期整个经济增长只有2.7%。在英国,版权产业(那些通过版权保护而不是经过专利或商标的产业)的雇员在1990年代增加32%。据估算,全球的IP产业产值在1999年为22亿美元,主要输出国为美国、日本和德国[4]。事实证明,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 2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 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激发城市的内在活力,成为塑造后工业化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和地理景观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城市重建过程中,城市的经济活力越来越体现在高度依赖创造力的创意产业活动上。创意阶层的兴起是城市工业发展坚实的基础,使得旧产业区能够被赋予新的功能,成为与文化生产者息息相关的展览和表演空间,为城市居住者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英国设菲尔德文化小区和曼彻斯特北部文化小区案例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创意产业以及创意阶层在城市重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1 设菲尔德文化小区 设菲尔德音乐产业的兴起始于地方钢铁产业的衰落,大量工人失业迫使设菲尔德市政府寻求文化和媒体产业作为新的增长部门。当时本地已有一些突出的地方文化基础,例如,电子乐队等,这些乐队拥有很大的磁带销售量,在国内和国际均获得很大成功。但由于对当地录音、设计、表演等设备场地的不满,造成人才向外地流失。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很多当地音乐人积极配合政府,实施以设备供应为目标的战略措施,努力建设地方音乐产业设施,吸引优秀的音乐制作人到本地来,同时政府和私人共同投资改善大量旧建筑,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地方、区域、全国乃至全球为目标的4个阶段发展计划实施10年,使设菲尔德从本地音乐产业的成功中获得了很大的回报。不仅培育了本地音乐产业并服务全球,还发展了旅游产业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新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设菲尔德文化小区可以看成是在全球文化潮流下对地方意义的重申,它试图将地方音乐产业在全球取得的成功为地方经济带来的利益最大化[5]。 2.2 曼彻斯特北部文化小区 曼彻斯特是英国另一个音乐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强大的本地音乐产业为促进和重建整个城市起了重要作用。这在曼彻斯特北部小区② 最为明显。由于该城市中心租金上涨,在北部区域便宜的租金、灵活的出租方式、高空置率和少家具等优势鼓励了小型音乐公司的重新布局。一直以来是流行音乐中心的北部小区成为曼彻斯特的焦点,之后又成为音乐酒吧、音乐集会、俱乐部和舞会的集中地。该地区有许多小公司的工厂,并发展了唱片零售和出口业,而且成为世界流行时尚的来源。 曼彻斯特大约200余家文化公司的集聚,并不是因为当地事先制定的文化产业或文化小区政策而产生的结果,也没有导致这种政策的产生。当地政府主要关注基础建筑物数量、环境和经济发展,制定了一个保守的单一城市中心计划——“创意小区”计划,但并未给予财政支持。一个由当地的商人、居民和工人组成的本地的团体组织“北部小区商会”,始终努力推动这个“创意小区”的议程。由于政府对文化部门特别是对音乐产业的不重视态度,导致“创意小区”计划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