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12月10日上午,在巴格达以北300公里的基尔库克油田, 封闭已久的输油闸门开启,滚滚原油在连接土耳其的粗大管道里奔流北上。这是六年多来伊拉克首次出口石油。联合国与伊拉克签署的“石油换食品”协议终于开始实施。这是件好事。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1990年联合国决定对其实行制裁,其中包括石油禁运,切断了伊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此后,伊经济基本陷于瘫痪,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激增,并连带造成粮食、药品匮乏,人民生活处境凄惨。儿童死亡率比制裁前高8倍。去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986号决议,允许伊限量出口石油,以购买食品、 药品等急需民用物资。但伊以石油出口监督条件过于苛刻、有损其主权而拒绝接受。 今年2月,伊政府迫于国内严峻形势,松动了立场, 开始同联合国举行谈判。5月20日,双方签署执行上述决议的“谅解备忘录”, 即“石油换食品”协议,其要点是:允许伊在半年内出口价值20亿美元的石油;石油收入全部存入联合国的代管帐户;收入的30%划归联合国赔偿委员会基金;5%用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在伊的活动经费;15 %给予伊北部三省库尔德人;剩余收入用于购买食品和药品;全部过程由联合国监督,半年后视情况再决定是否顺延。后来,美国借口伊对本国库尔德人动武,使“石油换食品”协议迟迟未能实施。11月25日,伊拉克明智地宣布接受执行该协议的全部条件,美国只好开了绿灯。 “石油换食品”对于翘首企盼赈济的伊拉克人民无疑是个“福音”。这个协议的实施有利于伊拯救濒于崩溃的经济,缓和不断激化的社会和民族矛盾。另一方面,尽管美国强调,“石油换食品”纯粹是一项“人道主义行动”,并不预示即将取消对伊制裁,但在伊拉克看来,“石油换食品”协议的实施不啻“历史性机遇”,它可能会为伊拉克改善同阿拉伯国家及周边邻国的关系“打开突破口”。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欢迎伊恢复部分石油出口。专家估算,按照目前油价,伊每天投放市场的石油为65万桶左右,只等于世界石油日产总量的1%,不会对各国的石油生产造成冲击, 何况现在北半球正值寒冬,国际石油市场需求旺盛,加上欧美一些能源消耗大国库存不足,因而油价可望保持高位稳定。人们期待伊拉克能继续与联合国合作,认真履行安理会的有关决议,以便为争取早日解除对它的全面经济制裁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