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上海东欧中亚学会、上海社科院欧亚研究所以及解放日报社等联合举行“近期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及中俄关系”学术讨论会。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等教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东欧中亚学会的部分会员参加会议,就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势,包括总统大选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和中俄关系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与会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根据记录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关于俄罗斯当前的政治形势 与会的多数学者认为,俄罗斯的政治经过几年动荡,已经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上海外国语大学杨希钺教授认为,当前俄罗斯政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政治斗争力度降低,已纳入法制轨道。 自新宪法生效以来,俄罗斯的政治多元化、多党制的议会民主已经确立。国内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各得其位,纷纷倾向“中间政策”,极端派已经失去社会基础。(2 )政治变革尚未结束,俄罗斯的政局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①没有一派政治力量占明显优势,政治斗争不会停止;②经济滑坡减缓,但没有走出经济危机;③车臣危机尚未完全解决,围绕车臣危机,各派政治力量仍在分化组合之中。 关于俄共等左翼力量的复兴问题 近年来,俄罗斯政局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以俄共为首的左翼力量的崛起。目前,以俄共为代表的左派力量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中主要的政治力量,在俄政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关于俄左翼力量崛起的原因,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华东师大潘世伟副教授认为,俄左派重新崛起,是俄政治生活、政治体制越来越正常的表现。左翼力量的上升,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1)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发展仍未摆脱下降的轨道。 对大数人来说,对改革的承受力已到了一个极限,许多人希望出现新的变革。2 )西方从北约东扩、巴尔干危机、中东和平问题等几方面持续向俄施压,引起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反弹。3 )以俄共为首的左派力量经过了成功的自我调整,已适应了89年以来俄罗斯新的政治体制,包括政治规则。俄共已成为俄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与外部影响也有关联。 立陶宛、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波兰等原东欧国家的左翼力量的崛起,已形成一个基本格局。第二次东欧政治变动,对俄罗斯政局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潘大渭副教授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俄左翼力量崛起的原因作了如下分析:1)与俄的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一方面, 俄罗斯多数老百姓在改革中收入与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另一方面,人们也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定位,并且逐渐适应了新的经济秩序。但人民的怨言远比过去为多。2)是社会状况。 俄老百姓对苏联政府的高效运作记忆犹新,而近几年政府职能弱化,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3 )民主派的所作所为使广大阶层失望。人们曾希望民主派能使国家振兴,然而这一派上台后却为个人与自己的利益集团大肆捞取好处,使人们对改革派深感失望。其次,在93年的政治事件与车臣危机中,叶利钦使用的武力手段,与人们当初对民主派的期望差距甚远。4)俄罗斯的经济、 政治改革是在人们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推进的。因此,民众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改革的心理准备不足,促成了杜马选举出现了现在的局面。 华东师大姜琦教授指出:俄罗斯左翼力量的崛起,与其说是俄共的胜利,还不如说是叶利钦的失败。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的成功是不牢靠的。俄共要真正站稳脚跟,要做两个工作:1)有秩序的退却;2)加紧理论上的建设。 关于谁可能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分析与预测 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1996年是国际上的大选之年。尤其是俄总统选举倍受关注。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走向,而且牵动着整个国际格局。尤使西方担心的是,如果是俄共上台执政,是否会使俄的形势发生逆转,叶利钦的改革是否会终止?俄共在对外政策上是否会采取强硬的态度。与会的多数学者认为,西方国家这一想法有失偏颇。无论哪一派上台,都会对现行政策作一些调整,但不会出现突变。 据最新的民意测验来看,在49个总统候选人中,呼声较高的有久加诺夫、叶利钦、亚夫林斯基、列别德、日里诺夫斯基等人。与会的多数学者认为:热门的人选将集中在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与现任总统叶利钦两个人。有的学者对叶利钦与久加诺夫竞选的优劣势分别作了比较。叶利钦的优势:1)身为现任总统,手中有权;2)已经组织了强大的竞选班子;3)颁布了有利于争取民心的命令,比如补发拖欠工资、 退休金等等。不利因素:1)车臣战争仍未结束,人员的伤亡与财政的消耗, 不得民心;2)经济连年滑坡,居民收入下降;3)社会治安情况差强人意,犯罪率高,居民缺乏安全感;4)本人身体状况欠佳。 久加诺夫的优势:1)在杜马选举中,俄共得票最多,提高了久加诺夫的声誉;2)俄共在全国各党派中人数最多,组织纪律性强,基层组织扎根于群众;3)在竞选上,采取与其它党派组织联合的策略。不利因素:1)手中无政权;2)在竞选上,财力、人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宣传工具;3)反对派以苏共的错误来攻击俄共,使之背上黑锅。然而,与会的多数学者认为,叶利钦竞选连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今年6 月份的第一轮选举即见分晓的可能性不大,而一旦进入预定9 月进行的第二轮选举则会对叶利钦更有利。因为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叶利钦有可能采取若干有利于争取选票的措施,例如争取在第一轮选举中失利的民主派等政治力量的支持。但俄共如果运用的竞选策略得当,尽力争取中间力量与广大选民的话,获胜也有可能。 关于总统选举结果对俄政治、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 姜琦教授认为,无论哪一派上台,有三点不会变:1 )向市场经济转轨;2)实行多党制;3)维护俄大国地位。其它一些学者从俄共的角度作了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