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已失去了昔日与美国共享的全球超级大国地位。传统上,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和影响包括下列因素:人力和自然资源、政治稳定和有效程度、地理战略位置、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财富、技术实力。冷战后,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级的亚洲强国。亚洲及前苏联的历史都表明,20世纪的最后10年,各国的实力较量更多地依赖经济和技术,而非军事或自然资源。而前苏联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仅局限于军事这种日益失灵的因素。因此,俄国要维持地区大国的地位,其领导人必须在外交政策方面达成共识,保持政治相对稳定,继续朝着有效的市场经济过渡。本文将论述俄罗斯成为亚太地区大国的潜力;考察各派外交主张及其对形成中的俄罗斯民族同一性的影响;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以及文化在俄罗斯和东亚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俄罗斯属于亚洲还是欧洲?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它面临的挑战是确定自身的文化归属。用亨廷顿的话,俄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它包含了不同的文化,因此随时可能解体。俄罗斯最近的政治争论反映了文化的冲突。俄国的外交界分成几派,包括激进改革派、温和改良派、保守派和民族主义派。根据地缘文化的倾向,这四派常常又被概括为二类:“大西洋”改革派——谋求欧洲和美国的支持与建议;“欧亚”民族主义和保守派——怀疑西方资本主义和民主进程。 欧亚派成员竭力反对他们认为的俄国倾向西方的错误导向,其表现为依赖西方的多国机构和屈从于华盛顿的外交利益。甚至一些温和派也公开批评机会主义外交政策——把俄国降格为工业化民主国家的低级伙伴。来自保守派和温和派的压力,迫使叶利钦政府把近邻的独联体国家置于外交政策的首位,并在处理美国和西欧国家事务时持较强硬的立场。 一些有影响的观察家指出,亚洲国家从经济和历史上都更可与新俄罗斯相比较,应该在俄外交上占据与西方相同的位置。对原来国家的瓦解始终耿耿于怀的保守派和民族主义者,视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中国、韩国为国家调控下经济腾飞的典范。民族主义者认为强权国家或“各阶级合作”式国家模式比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适合于俄罗斯。因为前者有利于较好地调整外贸和投资,也更贴近于传统的集权主义俄罗斯政治文化。 俄国的保守派就恢复帝国问题各执一词。极端民族主义者、自由民主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出言不逊地批评叶利钦逃避责任,没有维持住独联体的中亚各国的稳定,并忽视了该地区几百万俄罗斯人的安全。极右翼还谴责叶利钦和科济列夫完全抛弃了北朝鲜和越南这两个原苏联忠实的盟友。例如,莫斯科积极配合美国和联合国,迫使平壤执行核不扩散条约,就被许多人视为屈服于西方势力。保守派认为,严厉谴责北朝鲜,包括制裁威胁,必然导致俄国丧失在北朝鲜的过渡权益,危及平壤偿还36亿美元的债务,和计划从库页岛经北朝鲜至南朝鲜的天然气管道建造项目。 令人关注的是,可能出现以重新控制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为宗旨的新俄罗斯帝国运动。据报道,许多俄军将领深感帝国分裂的耻辱,试图诉诸武力恢复对一些共和国的主权。1993年10月叶利钦与议会发生冲突,军队支持叶利钦,这一行动可能是暂时的,但却大大加强了军方的政治地位并获得更多的军费预算。此外,原共产党和极端民族主义者在1993年12月议会选举中的强劲表现,也正把叶利钦的外交政策推向更加武断和民族主义。 有关地缘政治和战略的思考 地理学家指出,俄国潜在的任何复仇主义都将更多地危及欧洲和中亚而非东亚。与俄罗斯西部和南部接壤的独联体国家境内的俄罗斯人数量是整个俄远东地区人口数量的三倍。西伯利亚和远东正利用莫斯科目前的软弱,争取更多的自治权,甚至不时鼓吹要建立独立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共和国。这些地区不仅要求更多政治、经济自主权,还要求更多地控制境内的自然资源。当然,应该看到,所谓独立运动基本上是一种政治策略。 莫斯科已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原苏联在远东的海空威慑力量,因此也极大地减少了中国、美国、日本的防卫计划人员对该地区的关注。俄国面临的严重经济困境及俄军方内部的问题,使俄在远东的角色仅限于该地区的面积大国。一些俄国官员认为经济迅速发展,军事趋于现代化的中国将是一个潜在威胁。但莫斯科和北京已基本上解决了东部边界争端,两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小。目前,两国都集中关注国内问题,希望避免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竭尽全力保持地区稳定。更何况,北京已吸取了苏联的教训,不再单纯地依赖军事实力。 中亚问题应另当别论。四个新成立的中亚国家战略上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历史上一直是大国力争施加影响的对象。土耳其、伊朗、印度、沙特阿拉伯都曾插手中亚事务。这些国家的宗教、文化背景相同。但苏联解体后,新的冲突因素——商业和交往相应出现。目前,该地区的常规武器数量激增,其中,塔吉克斯坦还拥有核武器。 莫斯科对中亚外交政策的核心是保护居住在该地区的近1000万俄罗斯人。此外,中亚的任何潜在的或现时的冲突都不利于俄罗斯。新的俄罗斯军事理论视中亚国家与伊朗、阿富汗、中国的边界为俄罗斯的战略边界。目前,俄国内要求保障该地区安全的呼声日高。俄军暗中帮助塔吉克斯坦政府镇压敌对的国内伊斯兰运动和民主派。莫斯科支持中亚国家的保守、集权政府。目前,俄罗斯正通过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与中国协调西部边界的争端。 北京当局担心中亚的种族骚动会越过边界影响中国西北地区,该地区有大量维吾尔、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斯坦人。此外,不断扩张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及穆斯林激进运动潜在的影响都令中国和俄罗斯焦虑。而中亚的经济困难又为该地区常规武器和核武器扩散提供了肥沃土壤,武器来源包括中东和历来动荡不安的南亚。为促进中亚的地区政治稳定,中俄两国都积极支持其发展经济。1994年4月, 李鹏总理出访中亚时强调中国与新独立的中亚国家建立紧密的经济、政治联系的重要性,并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边界协议。同时,乌兹别克斯坦、土曼斯坦、哈萨克斯坦都承诺支持中国镇压国内的来自上述三国的维吾尔分离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