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发生剧变已经五年多或接近五年了。如何认识这些国家的社会性质,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虽然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框架已初具轮廓,但改制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可变的因素还很多。因此,我们还不能准确地判明这些国家的社会性质,只能对认识这些国家的社会性质的方法问题作一些探讨,供同行们和关心东欧中亚地区局势的人们参考。我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够成为引玉之砖,相信会有更精深独到的见解出现。 一、分类 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几乎同时发生剧变,演变的过程也大致相同,似乎并无两样。然而,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仍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把东欧中亚国家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根据执政党的属性分:大多数国家由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执政;少数国家由右翼政党或右派人物执政,如俄罗斯、捷克、爱沙尼亚等;个别国家由共产党执政,如塔吉克斯坦。 根据改制的手段分:大多数国家通过民主手段实现了改制过程,少数国家在制度演变过程中使用了武力,后者如罗马尼亚、格鲁吉亚、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 根据政治体制分:原中欧、东欧国家,距离西欧国家较近,受西欧国家的影响较大,参与欧洲一体化的愿望强烈,剧变前实行苏维埃制度,现在改行议会制;苏联在解体前夕已经实行总统制,由它分解成的国家也都实行总统制。这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影响。 根据左派党的演变情况分:多数政党经历了更名改纲和下台上台两个过程,少数政党只经历了更名改纲一个过程,而没有经历下台上台的变化,后者如罗马尼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执政党。这一事实说明,制度的改变并不一定以执政党的下台为前提。 根据经济体制分:东欧中亚国家都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把社会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全方位的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私有化。但是,各国确定的私有化目标并不一样,有的规定了私有化的比例,有的没有规定比例,有的明确表示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各国私有化的进展情况也不同。还应看到,东欧中亚国家所说的“私有化”,包括财产权私有化和经营管理权私有化(私营化)两层含意。在已宣布实行了私有化的大中型企业中,完全实行财产权私有化的是少数,实行股份制的是多数。因此,很难说狭义上的私有制企业已在这些国家占据了主体地位。目前,私有化过程尚未结束,大私有化的效果如何也尚待观察。各国经济体制上的特征尚不明显。 我们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正在东欧中亚国家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是争取群众。谁赢得群众,谁就能占上风。因此,这两种思想的斗争又带有民族的特点,同各民族的传统思想融合在一起。 二、分清几个界限 判断一个变化中的社会的性质是很困难的,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我们只能根据以下几种方法,确定一个大概的区域界限。 1.分清东欧中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包括社会党,下同)与西欧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他们都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不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体制方面,他们都主张多党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制度方面,他们都主张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市场经济,反对单一国有制的计划经济。从这些相同点我们可以看出,东欧中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已不同于原来的共产党,更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点是:①来历不同。东欧中亚地区的社会民主党都是由原来执政的共产党演变而来,而西欧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大多产生于工人运动,有的直接由工会组织演变而来。这一不同点为东欧中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罩上了一层面纱,使人们对它们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感觉。有的社会民主党的更名改纲,可能是在社会剧变的大潮中保全自己的一种策略,一旦它们的地位巩固,时机对它们有利,它们就会逐渐地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而西欧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则没有这种可能性。②出身背景不同。东欧中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出身于社会主义社会。在那里,资产阶级势力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都很薄弱,这使得它们向左转比较容易。虽然它们都宣布实行私有化,但态度不都是很坚定的,一旦遇到困难和阻力,有的党就会犹豫观望、停止不前。西欧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一直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在那里,有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和一整套强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有深厚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所以,它们上台以后虽然都进行过国有化的尝试,但收效甚微。这个不同点提示我们:东欧中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将来有可能发生分化,一部分继续向西欧社会民主党靠拢,另一部分则可能向共产党方向复归。而西欧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它们作为资本主义改良党的本质不会改变。 2.分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上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征和阶段特征。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它为我们在一个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把我们从教条主义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我们在认识东欧中亚国家的社会性质时,也可以借鉴邓小平提出的“特色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民主化水平,最后实现人人平等的无阶级社会。然而,到达这一目标的路程是漫长而曲折的,特别是对于一个不发达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政权的更迭可以采用突变的方式,而经济的增长、文化科技成果的积累、民主习惯的养成,只能是渐进的。如果不考虑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特点,教条主义地理解和执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论述,这本身就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