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哈萨克斯坦获得独立。纳扎尔巴耶夫以一个牧民之子,凭着积极进取的精神,稳健务实的政治作风,在前苏联政坛上迅速崛起,成为哈萨克斯坦历史上第一位总统。担任总统以来,他以促进民族和解,发展社会经济,让本国大踏步走向世界及同独联体国家一体化为己任,在哈国内外事务中发挥着无可匹敌的重要作用。 孜孜不辍的奋斗者 1940年7月6日,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出生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卡凌斯克区切莫干村的一个普通哈萨克族牧民家庭。由于战争及旱灾的影响,哈萨克斯坦经常发生饥荒。因此,纳扎尔巴耶夫对童年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经常的饥肠辘辘,纳扎尔巴耶夫后来回忆说,“那时什么是充足的、可尽情享受的呢?——这就是阿拉套雪峰顶上的蓝天,灿烂的阳光和山中无与伦比的清新空气。”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纳扎尔巴耶夫仍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于196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1964 -1965年在卡拉干达冶金企业所属的高等技术学校学习,随后又在卡拉干达金属综合体继续提高职业技能。 纳扎尔巴耶夫是由共青团干部开始步入政坛的。1969年他被任命为苏钦米尔陶市团委第一书记,接着成为该市党委第二书记。1967年,纳扎尔巴耶夫以函授形式学完了苏共中央党校的全部课程。这奠定了他政治升迁的基础。从此,纳扎尔巴耶夫在职务上节节上升,1977年成为卡拉干达州委书记。1980年担任哈萨克共产党中央第二书记,1986年被任命为哈萨克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在任期间,纳扎尔巴耶夫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国内的厂矿企业之间,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这使纳扎尔巴耶夫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知识和政治经验,也为自己赢得了稳健务实的政治家的美誉。 1986年1月,在哈共十六大上, 纳扎尔巴耶夫批评哈共中央第一书记库纳耶夫在“停滞”时期的错误。随后,俄罗斯族人科尔宾取代库纳耶夫。这一人事变动引起哈民族各界的游行示威,并造成流血冲突。纳扎尔巴耶夫奉命处理这一事件。他来到示威者中间,劝告人们冷静,保持安定,不要让刚刚萌芽的民主化幼芽凋零。纳扎尔巴耶夫的劝导和苏共当局的努力,平定了局势。在这一事件中,纳扎尔巴耶夫显示了其善于调解的才干。 1989年6月,纳扎尔巴耶夫出任哈萨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上任不久,纳扎尔巴耶夫就为1986年的阿拉木图事件平反。这使纳扎尔巴耶夫的政治威望迅速上升。1990年4月, 纳扎尔巴耶夫出任哈萨克共和国总统,同年7月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成为全联盟仅次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第三号实力人物。1991年8·19事件后, 纳扎尔巴耶夫退出苏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在同年12 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 以99.88%的选票,当选为哈萨克斯坦总统。 独立国家的导航者 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新独立的国家,怎样安邦定国,以什么样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这是摆在年轻的共和国和纳扎尔巴耶夫面前的艰巨任务。1992年5月16日, 纳扎尔巴耶夫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撰文《主权国家哈萨克斯坦的战略形成与发展》交出了第一份答卷,该文系统地勾勒了他的施政方针和战略构想:建立强有力的总统制,发展年轻的主权国家;确立多党制,深化民主改革和促进多民族社会的团结,保持政治稳定;建立社会化的竞争机制,保证所有人的福祉;吸引外资,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发展哈的民族独特性并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上述思想出发,纳扎尔巴耶夫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推行民族和解政策,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哈由50多个民族组成,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几乎同哈族数量相同。面对独立之初哈民族情绪膨胀,大批俄族人离去,留下者要求得到哈俄“双重国籍”的局面,纳扎尔巴耶夫一方面大声疾呼:“无论是俄罗斯人,德意志人,乌克兰人,还是别的民族人,都别离开。放心地生活吧!没有什么能将我们分开,因为这是你们的土地,你们的祖国。在这里你们永远不会受委屈的。”一方面致力于从法制上协调族际关系,在制定《语言法》时,规定哈语为国语,俄语是族际语,基本上照顾到各民族的利益和要求。纳扎尔巴耶夫还同俄罗斯多次磋商,达成了简化哈俄族彼此获得对方国籍手续的协议,基本上稳定了在哈俄族人的情绪。同时,纳扎尔巴耶夫通过立法措施,打击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的政党和团体,惩治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为族际和睦创造条件,使哈的政局基本保持了稳定。 第二,加强法制建设,保证经济改革顺利发展。纳扎尔巴耶夫认为,在危机和变革时代,必须加强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作用。因此,纳扎尔巴耶夫加强执行机构的管理职能,形成强有力的总统制。1995年,通过全民公决,纳扎尔巴耶夫获得了连任到2000年的权利。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司法机关,设立由最高法院会议并经国家首脑依法任命各级法官的司法体制。纳扎尔巴耶夫指出,加强国家的权力机构固然重要,但要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核心问题还是要进行彻底的社会经济改革。为此,纳扎尔巴耶夫拟定了经济改革的指导原则:1.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由竞争机制所制约并导致生产平衡,国家只对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和范围进行调节;2.支持本国实业阶层的崛起;3.改变能源、燃料和冶金联合体及原材料开发型的生产模式;4.实行社会保障制度;5.利用国家处于欧亚腹地的地缘优势,慎重地选择国家的经济政治伙伴。纳扎尔巴耶夫的这些方针运用于哈的微观经济,其实效正逐渐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