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什访印与印度的反应 2006年3月1—3日,布什对印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美国总统时隔六年之后首次访印。此次访问很成功,特别是对于印度而言。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包括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协议》(Agreement on Civil Nuclear Energy Cooperation)在内的有关经济与科技合作的一系列协议。两国决定进一步加强经贸关系,同时,进一步加强能源和科技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民用核能、空间探索、卫星导航和地球科学研究等尖端科技领域的合作,以及进一步加强国防领域和国际反恐等国际事务方面的合作,以具体落实2005年7月宣布的“全球伙伴关系”。① 访问不仅反映出印美关系已有大幅提升,而且标志着一个新的开端。 印度政府成功说服美国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在事实上获得了美国对其核武国家地位的承认,从而实现了这一印度长期追求的目标。印度总理辛格在答记者问时说:“感谢布什总统的努力。若不是他的领导,这一天不可能这么快到来。”② 印度在野党、媒体与民众的态度要复杂些。多数人对布什的访问及“核能合作协议”持肯定态度,认为布什的访问将印美关系推进到历史最好时期,“核能合作协议”的签署会“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些城市组织、参加抗议布什访问的示威活动,并批评印度政府在核协议上屈从于美国,有损国家权益。总体来说,印度人对布什访问的态度比较理智。他们清楚,印度若想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是需要与美国建立更加友好的关系的。③ 二、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协议”的影响及美印各自的意图 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协议》无疑是布什印度之行诸多成果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这不仅将是印美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协议,也可能是世界防核扩散和核裁军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协议。 根据该协议,美国将向印度出口民用核燃料并转让民用核技术,而印度只需把民用核设施同军用的区分开来,并接受核供应国集团(NSG)的指导原则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民用核设施特别制定的国际监管措施。这一方面开启了印美核合作的大门,标志着美国对印核政策发生重大改变,即间接承认了印度的核武国家地位,使印美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同时,也带给印度发展所急需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将可缓解全球能源压力,降低石油消费成本。然而,另一方面,美国根据自身战略需要对不同的国家有选择地实施反扩散机制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全球核裁军工作更加艰难。由于印度至今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本不应当向印度出售核燃料和反应堆部件,与其分享核技术。既然美国能与印度达成此类协议,其他国家同样可以,而且不必只限于与印度合作。美国防核扩散专家米里安·拉杰库马尔(Miriam Rajkumar)在美印去年开始就核能合作原则展开磋商时就曾指出:“美国开了这个先例,等于暗示其他有能力发展核武但因国际条约限制而放弃的国家,看看印度的例子:她不但不用放弃原有的核武,反而获得美国对其民用核技术的帮助。”“长期来看,美印声明打破了国际社会的规范。这对美国在全球防扩散体制中的领导地位,以及防核扩散体制本身,都将是严重打击。”④ 既然有如此大的负面影响,布什政府为何仍坚持要与印度进行核能合作呢?分析起来,其动因或意图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密切发展的核障碍,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以便构建起以美印关系为主体的南亚、印度洋安全体系,实现其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战略目标。“冷战结束后,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是,一方面,要在世界的任何地区掌握安全事务的主导权,同时不允许其他大国对美国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则以其冷战的安全机制为依托,借助一两个地区大国维系其主导权。在欧洲,以北约为依托,借重德国;在东亚,以美日安保条约为依托,借重日本。但是,在南亚,美国不但不能以冷战时代的美巴军事同盟条约为依托,而且必须同盟国巴基斯坦拉开距离,而借重昔日苏联的盟友印度。”⑤ 在此之前,美国已采取种种措施要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⑥ 但受核问题的限制,两国在战略互信方面一直难以取得重大突破。⑦ 因此,美国希望通过在核问题方面的让步赢得印度的信任,为发展两国盟友关系做准备。“在美国眼中,印度……有可能成为美国的战略盟友,应该帮助它获取大国的地位。而在核问题上与之达成妥协将是一个重要步骤。”⑧ 二是抢先占领印度庞大的潜在核能源市场,扩大对印出口。美国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双边贸易规模还不大。2005年,美印贸易总额为268亿美元,同期美中贸易额已达2116亿美元。而且,美国对印出口额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长期低于30%。虽然美印贸易尤其是美国对印出口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实际上却很难挖掘。美印贸易额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的贸易和投资壁垒太高,“美国商人想向印度卖所有的东西——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产品,但是印度的门却一直敲不开。”⑨ 在这一点上,美国目前很难让印度做出大幅让步。与此同时,美国也不愿大量出售先进武器给印度。这样一来,印美经贸合作的空间就很小了,市场大且比较可行的只有印度核能项目。印度国内油气资源贫乏,其所需石油70%以上需要进口。近几年,印度本想通过石油外交强化能源安全,可实绩并不太好,被寄予厚望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项目前景尚不容乐观。无论是从国家安全角度,还是从成本、环保等方面考虑,印度都倾向于多开发和利用核能。经过多年发展,印度现有15个核反应堆在运行,总装机容量3040兆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8%,另有7个在建。印度希望到2010年时其核反应堆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万兆瓦,2020年之前增加到2万兆瓦。如此庞大的计划需要技术和大量的资金与核燃料的支持,印度自身难以解决。这就给美、俄、法等国提供了巨大市场。俄罗斯早在2001年就准备向印度提供核燃料,后在美国和核供应国集团的强烈反对下放弃。法国也一直为解除对印核限制而积极奔走。自2005年7月美国表示将与印度展开核能合作后,俄法等国纷纷开始采取相关行动与印度交好。在此情形下,美国更加需要通过签署“美印核能合作协议”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