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将出访美国。这位在国内政治中呼风唤雨的政坛老手,除对美外交这“一抹亮色”外,入常受挫、亚洲外交陷入困境,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的诟病对象。布什总统尽管第二任期不到一半,也因为救灾不力、伊战久拖不决等等内外问题,已经呈现“跛脚”现象。尽管如此,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首脑布什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领导人小泉会晤,仍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据日本媒体报道,布什总统早已为小泉准备好了正式晚宴,并将亲自陪同小泉去参观有“摇滚歌王”之称的“猫王”的故居。同时,日美两国政府正在进行磋商,争取在6月底小泉访美之际,发表把日美关系明确定位成“世界中的日美同盟”的联合声明。 日美同盟得到强化 “9·11”事件后,美军进行了战后以来最大规模的战略调整。为了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将日本打造成美军的“前沿据点”,美日双方在“战略目标共有,战术作用分担”的原则下,经过反复协商,双方最终就驻日美军重组等问题达成协议。此次以驻日美军重组为核心的日美同盟调整呈现如下几大特征: 首先,扩大日美同盟的作用范围。日美同盟最初设立是在冷战的背景下,出于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需要,由美国保护日本的安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出现了所谓的“历史的终结”,日美同盟在经过几年的“漂流”之后,1996年日美发表联合声明,认为日美同盟“对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具有极大重要性”。此次,日方希望小泉访美在与布什的联合声明中强调日美同盟在世界中的重要性。 其次,强化了日美军事一体化。通过以上军事整合,到2012年,日美将形成共同的陆海空联合指挥中心,提高并强化了两军在战时的协调和联合作战能力,加强了美日军事指挥系统的协调与合作。与此同时,美军的雷达系统将安装到日本各地,与自卫队共用情报。美国还将使用日本P-3C巡逻机收集的情报,从而加强了美日在情报共用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此外,日本将协调美国进行导弹防御,以免驻日美军基地及美国本土遭到攻击,加强美日在导弹防御方面的协调与合作,这在美日关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此次日美同盟调整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提升了日本军事地位。新一轮美日军事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美日同盟的关系。《最终报告》正式确认“日本是美国平等的伙伴国”,这使战后一直处于美军保护之下日本的专守防卫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意味着日本由原来受美国保护、依靠提供基地给美国的单向防卫体制,正式转变为双方军事合作机制。 日美同盟强化原因复杂。一方面,是美国全球军事战略调整的需要。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并非始于2001年“9·11”事件,在此之前,美国就针对“后冷战”的国际形势,减少在欧洲地区的驻军。“9·11”事件之后,美国再次明确了美国安全战略的方向。美国认为,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合成为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为了应对恐怖主义这种“不对称”的新型威胁,美国必须让自己的军队在全球范围内反应更为灵活,同时发挥盟友的力量。重新调整驻日美军就是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的举措之一。 另一方面,日美同盟强化还因为日本谋求在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日本社会整体保守化趋势增强,为实现“正常国家”的目标,日本右翼势力迫切需要摆脱战后和平宪法的限制,在全球安全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而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则为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小泉政权相继通过了“反恐特别措施法”和“伊拉克特别措施法”,派自卫队舰艇到阿拉伯海向美国舰艇提供燃料补给,并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顺利地实现了“借船出海”的目的。 此外,日美同盟强化还有控制朝鲜半岛局势、牵制中国崛起的目的。2005年美日安全咨商委员会通过的日美“共同战略目标”中称,“亚太地区存在着朝鲜半岛局势、台湾海峡问题等不可预测的不稳定因素”、“期待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推进对华合作……希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朝鲜核问题、导弹问题和绑架日本公民问题等。据日本《东京新闻》透露,日本政府“已经根据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朝鲜和中国的军事动向等安全保障环境变化的新形势”,着手进行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准备工作,以进一步明确日美两国各自的作用和分工,促进两国在安全保障问题上的一体化。 美日同盟可能导致东亚“安全困境” 冷战结束至今已有15年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相互依存度加深,真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就东亚地区而言,尽管本地区还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但是总体而言,形势在向缓和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国际大背景和东亚地区小背景下,日美两国通过加强军事同盟“维护地区稳定”的做法,无异于缘木求鱼,其冷战思维和落后的安全观,不仅不能给东亚带来安全,反而将很有可能导致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出现。 美日公然将台湾问题列入其“共同战略目标”,很可能向台湾某些势力发出错误信息。虽然美日均未明确指中国为“威胁”,但是其防范、制衡中国的目的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