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2日, 伊拉克中北部萨拉赫丁省萨迈拉市的什叶派穆斯林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遭到炸弹袭击,致使清真寺金顶和宣礼塔严重毁坏。这一事件使伊拉克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矛盾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教派结构的历史性难题再一次发酵,凸现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 一、教派矛盾与国家建构困境 在发展政治学中,国家建构主要指发展中国家树立新国家的政治权威、自上而下地向整个社会渗透国家权力、建立现代政治体系的过程。美国在伊拉克的国家建构难题可以归结为三个层面:第一,认同性问题,即如何把领土范围内种族、宗教、历史各异的人群整合为一个新的“国家民族”,并培养出对现行国家政权的效忠意识。第二,协调性问题,即如何将伊拉克国内的石油资源在各个利益单元之间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促使国家经济结构的有效、公平运作。第三,稳定性问题,即伊拉克能否建立起治国安邦的政府,构建合法认同的政治实体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共同情感体验和文化心理。但是,在这些层面的有效解决中,伊拉克教派结构的合理构筑是首当其冲的现实命题。 (一)教派矛盾导致伊拉克政治认同的缺失 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中惟一什叶派占多数的国家。一般学者认为伊拉克是亚国家形态,即教派的归属情结超越于统一的伊拉克国家集体认同。特别是萨达姆倒台后,伊拉克基本呈三分天下(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之局。美国“大中东民主化”战略使伊拉克长期压抑的教派矛盾得以释放,教派矛盾成为伊拉克国家整合的结构性难题。 从教派分布的地理方位来说,南部是什叶派,主张泛伊斯兰主义;中部是逊尼派,坚持阿拉伯民族主义。伊拉克著名学者萨利姆·马塔尔(Salim Mattar)曾经写道:“研究伊拉克历史的任何学者都会发现,伊拉克局势的持续紧张和暴力不断,其最实质的根源是国家政治认同的脆弱。”① 也就是说伊拉克缺乏地缘政治学家认同的民族国家的基石,即共同的领土、宗教、语言和种族等要素。因此,历届伊拉克政府试图构建一种政治认同,来加强民众的整合力。哈希姆王朝时期,伊拉克国家教育突出强调民族主义和世俗化,试图通过建立军队,完善国家机器,缓和教派矛盾,加强伊拉克国家民族主义认同,但是收效甚微。其最终结果是军人干政、政变频繁,成为中东政治中的又一乱局。复兴党上台以后,这种促进国家认同的宣传越来越强。但是,效果仍不明显。到1982年,伊拉克复兴党的统治精英仍然痛斥“教派分离主义、种族主义和部族主义将统一的社会撕成碎片。”② 目前,伊拉克国内两派的冲突实际上还是伊拉克教派矛盾导致政治认同缺失的客观反应。正由于伊拉克存在如此相互重叠的多重政治认同,才使得伊拉克国家整合文化力量涣散。这种异质宗教文化和观念的历史资源导致美国在伊拉克政治重建步履维艰。美国研究民主问题大师李普塞特曾经说过,如果政治“博弈”的结果不是将实权定期授予某一集团,与其说是民主,不如说是一种不稳定、不负责任的政体。③ 这种情况在伊拉克的实践表现是难以建立一个达成共识、代表全民的民主政府,其主要特点是常常在互相有主要利益和价值冲突的教派间结成软弱的联合政府,其客观后果是在民主的政治生态中,很难找到一个众望所归的民主精英。 (二)“黎巴嫩化”的政治结构导致逊尼派和什叶派权势错位 伊拉克尽管已经建立了一套现代权力控制体系(军队、警察和官僚机构),但是政治重建后的政治结构正在逐渐显现“黎巴嫩化”。在前黎巴嫩,总统由马龙派教徒担任,总理由逊尼派穆斯林担任,议长由什叶派穆斯林担任。政府部长以及议会席位也是根据各民族与教派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分配的,而这个比重是根据1932年人口普查结果确定的。随着黎巴嫩人口结构的改变,要求重新分配权力的呼声日益高涨,最终酿成了1975年至1990年的内战。“黎巴嫩化”的政治模式对于教派结构复杂的伊拉克政治发展尤为不利,客观上加剧了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在目前的伊拉克新政府中,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一手遮天,昔日的掌权者逊尼派受到排挤。如在2005年4月28日组成的临时政府中,逊尼派只得到5个无足轻重的职位。议会表决结束后,逊尼派议员米沙安·朱布里说:“看到本届政府如此怠慢伊拉克人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逊尼派阿拉伯人,我感到非常痛心。”主管宗教基金的逊尼派领导人阿德南·杜莱米声称,逊尼派在新政府中“受到排斥”④。 二、教派矛盾对伊拉克政治重建的制约 首先,逊尼派与什叶派、库尔德人在国家的价值取向、政体和资源分配方面的矛盾并非一时可以化解。在2006年初的议会选举中,什叶派政党占有多数议席,逊尼派也首次拥有一定数量的席位,这使得双方矛盾有所缓和,但是这种矛盾并未缓解,伊拉克各派领导人2006年3月24日就组建联合政府继续举行会谈。参加2005年12月大选的各主要政党领导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但在总理人选等分歧性问题上仍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更何况一些什叶派官员和军警利用其地位对反美的激进逊尼派分子进行或明或暗的压制和镇压。因此一些观察家认为伊拉克已出现内战的迹象,这并非空穴来风。伊拉克要消除以往独裁的伤痛,建立真正民主的机制和架构,实现各民族、教派的和睦共处,避免“黎巴嫩化”的结局,教派问题的解决仍至关重要。 其次,什叶派支持对地区权力的加强,逊尼派则竭力反对联邦制。伊拉克宪法导致一个软弱联邦制度的诞生,联邦制将成为伊拉克未来基本国家架构。对于多年中央集权的伊拉克,联邦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的提出来自于什叶派。2005年8月11日,什叶派的“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主席公开表示在“伊拉克实行联邦制”,并得到了什叶派最高宗教领袖西斯塔尼的认可。逊尼派反对分散政府权力和联邦制度并非完全基于缅怀过去统治伊拉克的美好时光,而是有着充分和务实的经济理由。实际上所有伊拉克政府的收入都来自石油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没有充足石油收入来源的省份来说,它们的前途是黯淡的。但是,新宪法中没有保证逊尼派地区可以获得石油收入的内容。相反,它还强烈暗示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