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统一后的对外政策走向一直受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在冷战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德国外交呈现出较强的多面性和摇摆性,从而引发了各种不同的判断: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对前南地区问题的处理和施罗德政府在海外派兵问题上的突破,使人担心“德国霸权”的复活;德国对于多边方式、和平解决国际问题的强调,又使不少人认为德国正在经历“权力忘却”;伊拉克战争期间德国与美国的公开分歧,似乎又暗示德国加强对美国的独立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默克尔政府上台后重新调整对美关系则又被看成是“恢复常态”。① 然而,从更长的时间段来考察,德国外交的多面性和矛盾性正是其多重身份逐步确立的表现。通过分析德国身份定位的内容和含义,人们可以找出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有助于对德国外交政策的走向、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甚至未来大国关系全局做出整体判断。 一、法理层面的定位:“民族国家”与“后主权国家” 统一后的德国奉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在德国统一前就开始了。总体上看,这场争论的重点似乎并不涉及具体政策,而是集中在更加核心的问题——德国自身的身份定位上,而且是法理层面上的定位。 一种观点认为,统一后的德国已经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因而将以“现实主义的”、“更决断的政策”追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反对意见实际上是强调了德国战后经历的“特殊性”,特别是德国对多边主义和合作外交的重视。比如德国属于主要依靠经济而非军事力量的“贸易国家”(Handelstaat),② 或是属于“文明国家”(Zivilmacht),③ 即主张尊重人权和国际机制、国际社会和平解决争端的国家;或是属于“后主权国家”,即在法理上享有主权,但奉行的政策却反映了国际体系和德国国家利益之间相互依存的状态,强调在多边框架下通过合作、谈判来解决争端,④ 等等。相对而言,“后主权国家”的定位涵盖范围比较全面,也更能准确地体现德国战后经历的特殊性,因而本文将其与“民族国家”身份一起作为两种主要的法理定位。 不难看出,这两种定位并非完全对立。比如利用现有的多边合作机制也完全可以推行一种现实主义的、追求国家利益的政策。从理论上说,多边机制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源泉。⑤ “修正新现实主义”(modified neorealism)也提出,在外部安全压力降低的情况下,国家将更倾向于牺牲“自主性”以换取多边国际机制所带来的“影响力”,而德国统一以后的情况正好与之相符。⑥ 在现实中,德国“民族国家”和“后主权国家”两种定位也是并行不悖的。 德国“民族国家”身份的有目共睹,主要表现在德国越来越不避讳追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大国地位。1991年,统一还不到一年的德国就表明它在前南斯拉夫问题上拥有不同于其他西欧国家的“利益”。在西方盟国普遍反对的情况下,德国坚持率先承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独立,逼迫欧共体实施加速前南解体的政策。1992年初,科尔在记者招待会上又明确表示,德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理所当然要在欧洲和世界上负起更大的责任。施罗德政府上台后,更是公开提出了以往讳言的“德国国家利益”和“德国道路”,并宣称德国要奉行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对外政策。⑦ 除了对外政策目标以外,这种“民族国家”身份的确立还体现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从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开始,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维和行动,德国使用军事力量的禁忌一再被突破。以参加北约的域外行动为例:1990年的海湾危机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德国仅为美、英、荷部队提供了后勤援助,并在战争结束后才向海湾地区派遣部分扫雷人员;在1992—1994年期间,德国参加了北约在前南地区的多次军事行动,包括向萨拉热窝的空运、监视波黑禁飞区、监视禁运等,但只派遣非作战人员参加;1995—1996年德国参加北约领导的“波斯尼亚任务执行部队”(IFOR),仍坚持了不派遣作战部队;但1996年德国参加“联合保护稳定部队”(SFOR,接替IFOR)时,就派出了作战部队,从此就突破了不派作战部队参加域外行动的禁忌。“9·11”恐怖袭击后,德国更是派出特种部队直接参加阿富汗战争。 同样,德国国内政界对于对外使用军事力量的顾虑和反对也迅速减少,立场趋于一致。1995年6月,当波黑危机升级时, 德国向波斯尼亚派遣部队的提案在联邦议会通过的比例为386票对258票。仅仅半年以后,联邦议会在通过德国参加“波斯尼亚任务执行部队”时,这一比例就提高到了543票对107票。⑧ 1999年, 在参加北约“科索沃维和部队”(KFOR)问题上,联邦议会表决通过的比例又进一步增加到505票对24票。⑨ 到了2002年德国派兵参加在马其顿的维和行动时,联邦议会的通过比例是584票对12票,⑩ 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例行公事。德国国内舆论也是同样:在波黑危机时期德国国内曾就对外使用军事力量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但到1999年在德国参加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时,公众已经不再表现出有多少争议。(11) 德国内政治的这种变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德国“民族国家”身份正逐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