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东南亚地区整体形势的发展集中在四个领域:即各国现代化的走向、东盟一体化的进展、大国平衡战略的实施,以及东亚合作的推进。总体而言,这四个领域都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后三个领域的表现更为突出,使东盟的整体国际地位和作用大为提升。但东盟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需克服诸多困难。 一、东盟各国现代化战略及非均衡发展 1.政治现代化进程仍然保持多样性和多向性。2005年,如果以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衡量指标,印度尼西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民主化道路上的“模范生”,而缅甸成为“坏典型”。美国高层政要普遍赞誉印尼经过2004年10月的总统直选,尽管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已经走上众望所归的民主化道路,并恢复了与印尼的军事关系。赖斯等人则在年初批评缅甸是“暴政前哨”,是世界最不民主的国家之一。①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盟老成员中出现了一股新兴的,倾向于借助美欧力量向本国政府施压,要对缅甸采取强硬政策的民主化力量,由马、新、泰、印尼、菲、柬部分国家议员组成的“东盟议会间缅甸民主问题核心小组”更是数次威胁,若缅在民主化方面无明显进展、不释放昂山素季和其他政治犯,将要求东盟开除缅甸。 东盟各国尽管政体和国体不同,但各国领导人普遍加强旨在加速自身发展、适应地区合作,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全方位改革,并取得一定成就。在此过程中,各国领导人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一些领导人甚至面临下台危险。菲总统阿罗约的执政地位和形象严重受损,正竭尽全力维护执政地位。印尼总统苏西洛历经海啸、恐怖袭击、燃油涨价、国内政治斗争复杂化等多重挑战。泰国总理他信继续受南部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的骚扰,个人权威也遭遇挑战。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加大肃贪力度,但内部权争加剧。柬埔寨首相洪森在强化权力的同时,与得到美国支持的反对派斗争加剧,同时必须处理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2.经济现代化逐步走上正轨。在逐渐摆脱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经济又活跃起来。东盟拥有5.3亿人口,GDP总额达7000亿美元,贸易总额为8500亿美元,经济增长率在亚太地区仅次于中国和印度。从2003到2005年,东盟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4.5%,5.5%,5%。2005年,新加坡6.4%,马来西亚5.3%,泰国4.3%,菲律宾5.1%,印尼5.6%,越南8.4%,老挝和柬埔寨都超过6%。② 各国普遍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走势强劲,服务业收入持续增长;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其中农产品价格升势尤其强劲;美、欧、日经济向好,中、印等亚洲贸易伙伴带动;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缓和油价飞涨的冲击;印度洋海啸的经济影响有限。但东南亚经济仍存在结构性缺陷。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效率低下、生产率较低、银行业不成熟,政策缺乏透明度;最大挑战是企业和经济结构改革力度不强,对外依存度仍高,向内需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困难。 3.社会现代化受恐怖主义等破坏性因素的制约。实现多元文化、宗教、种族社会的和谐是东盟各国的目标,但该目标在2005年仍受到多种破坏性因素的制约。除贫富分化严重外,东南亚地区仍被视为恐怖主义高发带,印尼巴厘岛10月再次发生爆炸案。与以往相比,印尼和菲律宾的分离主义活动呈下降趋势,而泰国南部伊斯兰分离主义制造的恐怖活动愈演愈烈。一些伊斯兰极端分子有意在泰国制造佛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此外,印尼中苏拉威西省、马鲁古省还发生了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 二、一体化战略初见成效 2003年底,东盟国家领导人决定于2020年将东盟建成经济、安全以及社会与文化三个共同体。2005年底,东盟领导人通过《吉隆坡宣言》,决定推动建立区域经济整合的法律框架,致力于加强东盟的竞争力,扩大和深化经济整合以及增强同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联系。③ 一年来,东盟在一体化道路上取得一定进展。 第一,筹备起草《东盟宪章》。根据《吉隆坡宣言》,将成为一个受宪章约束的组织,东盟将成立名人小组起草《东盟宪章》。宪章旨在使东盟具有法人身份;规划区域经济未来;理顺组织结构。简单地说,宪章的意图是将东盟从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转化为具有规章基础的法律实体。④ 第二,加快经济共同体建设。《吉隆坡宣言》决定,在2015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比计划中的2020年提前5年。东盟10国经济部长还签署3个有关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协议,旨在设立一个单一的部门促进贸易和投资;确立“工程服务相互认可机制”;制定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电器和电子产品贸易壁垒。此外,所有成员国都签署了促进区域贸易和加速旅游、航空和区域储运服务的协议。⑤ 第三,逐渐形成处理跨国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合作模式。冷战后,尤其是自1997年以来,东盟各国历经金融危机、“非典”、海啸、禽流感等大型跨国危机。在此过程中,东盟一方面改变了安全观念,即对经济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考虑超过对传统安全问题的考虑。⑥ 另一方面逐渐摸索出一套应对跨国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机制:一是加强内部合作以求联合自救。如拟建中的“东盟安全共同体”侧重于解决海盗、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2005年9月,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启动四国马六甲海峡“空中联合巡逻机制”。二是积极倡导跨地区合作以求外部援助。东盟认为,仅凭自身力量难以抗衡大型跨国非传统安全危机,必须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如在海啸救灾期间,东盟与国际社会共同召开了地震海啸灾后问题特别峰会。8月,世卫组织和亚洲12国在泰国召开卫生部长会议,决定设立“亚洲防治禽流感药剂和疫苗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