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老成,韬光养晦终成大器;择机而动,以抓人心的口号赢得大选。 “宝贝”占先 以色列大选期间,利库德集团和工党的宣传大战呈白热化,各种奇招怪术迭现。其中工党制作的一幅电视画面颇耐人寻味:从大到小的一套房门一扇一扇缓缓打开,当最后一道也是最小的一扇门开启,里面走出一个小小的内塔尼亚胡。此时画外音用不无戏谑的口吻说:“宝贝,以色列这间屋子对你来说太大了(意即内氏治国还嫌太嫩)。” 英俊潇洒、口齿伶俐的内塔尼亚胡今年46岁,是以色列为数不多的建国后出生的政治家。在“老人称雄”的以色列政坛属“小字辈”,不少以色列人戏称他为“Baby”(宝贝之意)。然而就是这个“宝贝”在此次以色列大选中,击败73岁的“政坛元老”、工党领袖佩雷斯,成为以色列历史上最年轻,也是第一次由公民直接选出的总理。 少年得志 1949年10月,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出生于特拉维夫,父亲是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他从1967年开始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由于素质良好,他被选入特种部队,曾多次执行军事任务,表现机智、勇敢,深得上司赏识。1972年,他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后退役。 1972-1973年,内塔尼亚胡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并获得商学位。像许多犹太人一样,他对经商很感兴趣,并准备向这方面发展。然而1976年7月的一次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当时, 以色列特种部队远赴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解救被恐怖分子劫持的100多名以色列人质。 这次营救行动仅用了15秒钟就干脆利落地将恐怖分子击毙,人质全部获救。在此次被以色列人视为英雄壮举的行动中,内塔尼亚胡的亲哥哥、担任突击队指挥官的国防军中校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不幸丧生。哥哥的死令内塔尼亚胡悲痛欲绝,他先是四处奔走,积极筹办国际反恐怖主义会议,后又当选为美国乔纳森学院系主任,开始系统研究反恐怖活动。这使他成为以色列社会一位令人瞩目的名人。内塔尼亚胡在美国著书立说,出版了《恐怖活动:西方如何获胜》和《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以色列和世界》等著作。他还常常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中就中东问题发表评论,以雄辩的口才和一口纯正的美国英语博得了许多美国人的好感。 70年代中期,内塔尼亚胡认识了利库德集团的国会议员摩西·阿伦斯,他引导内塔尼亚胡步入政坛。1982年,内塔尼亚胡出任以色列常驻联合国大使代表和驻美国使团副团长,1984年晋升为驻美全权大使。此间,内塔尼亚胡以其右倾偏执的立场和激烈的言论而著名。同时联合国这一大舞台为他展示外交才能提供了机会。他思维敏捷,善于交际,富于创造性,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作用。他在美国任职期间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美国犹太社团的支持,这为他回国后进入议会及在政治上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88年,内塔尼亚胡回国,当选为国会议员,1989年,任沙米尔内阁中的外交部副部长。1991-1992年,任总理办公室副主任,是马德里中东和会和阿以华盛顿谈判中以色列代表团的主要成员之一。 胸有城府 内塔尼亚胡似乎生来就是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60年代初,当他的父母决定举家迁居美国时,当时只有14岁的内塔尼亚胡竟嚎啕大哭。他始终认为阿以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坚持“大以色列主义”,反对分割耶路撒冷,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反对将戈兰高地交还给叙利亚。内塔尼亚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做到“处变不惊”,坚强的意志和善于把握机会使他多次化险为夷。 进入利库德集团后,他一直韬光养晦,寻找机会。1992年以色列大选中,利库德败北,利库德的“老卫道士”沙米尔、沙龙等人想方设法抚平创伤。而早已雄心勃勃的内塔尼亚胡则抓住时机,凭借出众的口才到处游说,呼吁在党内建立新的预选制度,赢得了一大批支持者。1993年初,正当利库德集团紧锣密鼓改选领导班子时,党内“政敌”突然向内塔尼亚胡发难,威胁他退出党魁竞选,否则将公开一盒他背着妻子偷欢的录像带。面对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内塔尼亚胡没有惊慌失措,出人意料地主动在电视中公开露面,控告并谴责反对派采取卑劣的手段攻击他。同年3月,由于妻子为他进行“辩护”, 加上他的“美国支持者们”慷慨解囊和鼎力相助,内塔尼亚胡“过关斩将”,荣登利库德集团党魁宝座。 内塔尼亚胡上台后,又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顶住了以色列前总理贝京的儿子小贝京和前总参谋长沙龙等人的攻击。特别是对他的“宿敌”、前外长利维更不手软,极力排斥利维及其支持者,迫使利维于1995年6月退出利库德集团,达到了“清除异己, 巩固地位”的目的。 拉宾遇刺使持右翼观点的内塔尼亚胡一度陷入极尴尬的地步。人们纷纷指责他宽恕甚至纵容激进的右翼,其声望一落千丈,成了“孤家寡人”。然而他临危不乱,及时打出了“反对恐怖活动、支持工党组成新政府”的旗号,稳住了阵脚。今年年初,总理佩雷斯趁形势对工党有利,决定提前举行大选。内塔尼亚胡见机行事,与右翼的佐梅特党和“政敌”利维的桥党结成三党联盟,壮大了利库德集团的力量。今年2月25 日至3月4日,在以色列连续发生四起爆炸事件后,内塔尼亚胡看准机会,抓住以色列人最敏感的“安全问题”大做文章,在竞选中提出“内塔尼亚胡:讲和平,保安全”的口号,赢得不少选民的信任。同时,他又在以色列公众谴责佩雷斯政府“软弱”的声浪中,发起“倒佩雷斯运动”,并推出了顺应民意的新党纲。在大选前夕与佩雷斯的电视辩论中,内塔尼亚胡进一步向以色列人表明了他“缔结有安全保障的和平”的决心,最终以0.9%的微弱优势战胜了佩雷斯,当选为以色列新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