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引 兰德公司对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早,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中国的研究有专著、专题报告、调查报告、情况分析等。兰德关于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最早且最著名的例子是其关于朝鲜战争中国是否会出兵的预测。朝战甫始,兰德组织了大批专家运用特尔雯法(注:特尔雯法是一种直观的预测法,其预测法的关键是:汇集专家智慧,在传统的趋势外推法和计算机预测不能胜任的时候,直观预测就可以大显身手。特尔雯法是兰德公司最著名的预测方法,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兰德公司被西方公认为是阿波罗神的化身。能预测未来的阿波罗神住在古希腊的特尔雯城,特尔雯预测法因此而得名。特尔雯法是目前全球多种预测方法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种。) 对朝鲜战争进行评估,并对“中国是否出兵朝鲜”进行预测,结论是:“中国将出兵朝鲜”。但该报告并未引起美国军界高层的兴趣。然而,战争的发展却被兰德准确言中,引起美国军界一片哗然。这一事件让美国政界、军界乃至全世界对兰德刮目相看。另一冷战时期著名的例子是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的1971年,兰德以一篇题为“重新制定对华政策:美中关系和政府的决策”的报告向美国政府提出“承认一个中国,但不是现在”(One China,but not now)的对华立场,这一建议随后便得到了尼克松政府的采纳。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的中的“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一外交表述就是兰德公司建议的实际应用。 冷战后,兰德对中国的研究重点在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台海两岸关系等方面。这些研究的着眼点都是围绕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安全,为政府制定对华政策服务。其对华研究特点是:1)注重提供资料信息,为研究中国问题者服务。同时通过在国会听证会上作证以及各种传播媒介,影响、传播并扩散其研究成果,特别是其研究中的观点和思想,力求对政策制定人和公众产生影响。2)主要集中在军事、经济、政治方面,其空军项目部为中国军事政策研究之重镇。3)研究中仍存在“冷战意识”,认为崛起的中国势必成为美国的挑战者或对手。“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思潮在研究中时有体现,故要求政府决策人对中国实施预防性遏制。 二、个案考释 1.兰德公司与“中国军事现代化”研究 冷战后,面对迅速发展的中国,美国将如何看待中国?美国对华政策如何调整?这成为美国对华政策辩论的核心内容。在最初的辩论中,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是否构成对美国的威胁,中国的战略意图和发展方向是否必然与美国利益发生冲突,美国对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政策,是接触还是遏制,持不同意见的两派大致分为“接触派”和“遏制派”(或称“中国威胁论者”),或合作派和对抗派。(注: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4页。) 在中国军事现代化问题上,1995年兰德研究简报发表的《中国空军:走向现代化的长征》对中国空军威胁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中国空军力量受到领导权与战略、人力、技术和基础结构、预算以及竞争这五大要素的挑战,中国空军缩小其与邻国的技术差别的过程将是漫长的,也是相当昂贵的。(注: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RB/RB32.html) 1997年,兰德公司中国问题专家史文在国会作证时指出,过去5至10年中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在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或者从长远来说防务开支的迅速增加和技术改善将加快速度或保持在高标准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系列关键的方面,诸如力量结构、行动方针、组织及人员组成等方面,都比现代的水平要落后15至20年。他指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经济与军事的发展两者孰轻孰重,种种经济、技术和组织方面的制约,其他国家的行为。(注:The Joint Eonomic Committee,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China' s Economic Future:Challenge to the US Policy,New York:M.E.Sharpe,1997,pp.320-338.转引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287-288页。) 1999年,兰德公司空军项目部负责人扎尔梅·哈利尔扎德牵头推出《遏制并接触中国》(Congage China)的论证报告(Issue Paper)。(注: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IP/IP187/IP187.html) 该报告是在哈利尔扎德等人所承担的《美国与崛起的中国:战略与军事关系》课题基础上凝练而成。报告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军事实力”、“接触战略”、“预防与遏制”、“遏制并接触”五个方面论证“遏制并接触”是美国最佳的对华军事政策,其要点是:在经济上与中国交往,军事上做好预防性防范,无论中国往美国所认为的好的或坏的方面发展,美国均能应对自如。鉴于" Issue Paper" 是专为决策圈提供“思想”参考,其“思想”对政府的对外政策影响不言而喻。现在,哈利拉扎德已进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并负责战略事务,其“遏制并接触+防范”的思想与布什政府内部视中国为潜在威胁的新保守派的主张不谋而合。 2001年兰德公司发表空军项目部《中国商务技术:未来军事能力的支撑》的研究报告,后收录入罗杰·克里夫《中国商务技术的军事潜能》一书。该报告对可能支持军事发展的中国八大民用工业,如微电子、电脑、电讯、核力量、生物技术、化学技术、飞机制造以及太空技术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其结论是:中国商务技术将为中国军事现代化提供支持。为此,美国应对那些敏感性商务技术输出实施出口管制。(注:www.rand.org/publications/MR/MR1292.html) 2003年上半年,兰德公司专家参与的《中国的军事力量》专题研究报告在历时一年后得以完成。该报告长达99页,领导完成该报告的专题组成员包括美国前国防部长布朗、前太平洋美军总司令海军上将,前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及专题研究负责人西格尔。该报告对中国军事力量及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全面军事现代化进行了评估,并对中国可能走向极端发出警告。美国对外关系学会会长吉尔伯在报告的前言中写道:之所以进行这种研究是因为在冷战中,在对苏联的军事力量评估中,美国常常在危言耸听与过度乐观之间摇摆,从而导致美对苏联的战略难以准确定位。(注:《海外要闻》2003年6月17日,第24期。) 该报告对美国政府、美国国防部如何看待中国的军事政策和战略战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进了自1989年以来中美双方恢复最高军事领导人互访成为可能,它也表明布什政府对华军事政策似乎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其早先的“战略竞争者”开始向“战略伙伴关系”回摆,并开始步出“大国冲突论”的“怪圈”,走向“大国合作”之路。 为进一步推动美中军事交流与合作,2004年空军项目部发表“处理美中军事对军事之关系”研究简报,建议美中在安全管理领域可以在三大方面合作。这三大方面是:美国应积极发展美中高级国防、军队官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注:2005年10月18-20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华。) 美国应积极改进其收集中国和中国军事情报的方式;美国与中国应继续在全球反恐战役中合作。(注: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RB/RB134.html) 2005年兰德研究简报发表了题为“中国军事现代化:机遇与挑战”的论文。该论文展望了中国国防开支的增长并对中国国防工业当今和未来能力进行了评估,同时也将中国军费开支与美国军费和美国空军开支作了比较,认为:中国军事现代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对美国形成“军事威胁”,但需对中国实施防御性遏制。2005年9月15日,兰德向“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提交“中国军事现代化与海峡均衡”论证报告。(注: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CT/CT247/) 该报告为兰德向联邦、州和地方立法委员会以及政府任命的委员会提交论证系列报告之一。兰德与政府立法机构的这种特殊沟通管道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