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以来,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区内各主要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谋求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力争在下世纪的争夺中占据有利位势,相继调整了本国的安全战略,确立了包含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安全观。在此背景下,综合安全合作也提到了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议事日程上。目前,综合安全问题已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各种双边的、多边的综合安全对话已相继展开,综合安全已成为亚太地区安全合作中的热门话题。笔者愿就此提出个人看法与大家探讨。 一、综合安全在亚太安全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现综合安全,反映了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战略需求。 亚太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特点的地区。亚太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地区内各国,政治制度各不相同,既有资本主义强国,也有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既有当今世界第一、第二的富国,也有尚未解决温饱的穷国;军事能力有强有弱,既有世界头号军事大国,也有安全难以自保的小国;至于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更是千差万别。亚太地区国家多样化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在考虑本国和地区安全问题时,有的注重维护经济安全,有的则更多地考虑军事安全;有的侧重于政治安全,有的则着眼于社会安全;有的强调本国的安全与稳定,有的则热衷于搞地区安全合作。实现亚太地区综合安全,既适应了亚太地区国家多样化的特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到不同国家的安全利益,反映了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战略需求。 2、谋求综合安全, 已成为冷战后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新特点。 冷战结束后,随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亚太地区安全合作呈现出与冷战时期截然不同的特点。冷战时期,亚太各主要国家在安全问题上,主要是从军事的角度去考虑的。大国之间的战略争夺,突出表现为政治利益的争夺,而政治利益乃至大国地位是通过军事手段谋取的。因此,亚太地区安全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力量主宰”的特征。冷战后,尽管以往的军事联盟关系依然存在,但经济发展与合作已成为亚太各国相互关系的重点。在维护地区安全的手段上,由过去强调运用军事力量,转变为现在更多地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等综合力量,近年来,亚太地区内安全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各自不同的安全利益出发,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综合安全主张。因而,谋求综合安全日益成为冷战后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一个新的特点。 3、确立综合安全目标,对亚太地区安全合作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亚太各国都意识到,增强综合国力是提高本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的重要措施。亚太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各国在发展综合国力时,安全和利益需求难免会出现交叉甚至相互碰撞的情况,这很可能引发一些旧有的矛盾,并可能导致新的冲突。例如领土争端、资源争夺、资金引进、市场占有等等,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将受到破坏。此外,亚太地区是世界战略力量相对集中的地区。美、日、中、俄、东盟五大力量在此交汇。近年来,欧洲联盟也正向亚太地区发展。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旧有的热点还没有解决,却有可能诱发新的冲突。因此,要解决好亚太地区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稳定和消除亚太旧有的热点,仅靠任何一个单项的安全保证难以达到目的,而实现地区综合安全合作,则将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对于综合安全在亚太地区安全合作中的地位的作用,我们也要辩证地、全面地加以认识。在看到其对亚太安全合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某些西方大国有可能把“综合安全合作”作为干预乃至主导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工具,以实现亚太地区“综合安全”为幌子,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谋求在亚太地区的领导权。它们还可能以维护亚太地区“综合安全”为借口,利用国际舆论和多国力量粗暴干涉别国内政,使内政问题国际化;把经济、社会、环保等问题政治化,无限制地扩大安全概念的外延,用西方的价值观、安全观来处理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从而损害本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二、亚太地区综合安全合作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综合安全观在亚太各国的逐渐形成,亚太地区的综合安全合作也逐渐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安全合作已经成为亚太国家的共同愿望,多数国家都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通过在各个领域广泛合作与交流,不断增进相互间的信任和理解;经济安全合作的主导作用日显突出,随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地区经济合作初步走上轨道,在建立双边互信措施、核裁军和防止核扩散,以及多边安全对话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有成效的进展;社会安全合作在协调行动中稳步发展,在打击各种跨国的刑事犯罪、海上偷渡、走私和贩毒、国际恐怖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由于亚太地区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本地区安全合作中的问题仍很突出。 1、地区热点问题仍是亚太安全合作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