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探微 内容提要:在新旧国际秩序转换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角色。 国际秩序的内涵与实质 国际秩序是指在国际行为主体的相互作用中,按一定原则形成的国际关系相对和平与稳定的状态。首先,国际秩序是一种相对和平与稳定的状态,无论是一家独霸、两国称雄或是多级共管,都可以维护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其次,国际秩序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为基础,如国际法,但是实际上,不同的国际行为主体,由于其实力和地位不同,对同样的原则的解释和理解不同,采取的手段也迥异。最后,实力是国际秩序形成的直接依据,实力不同,形成不同的国际关系,进而形成性质各异的国际秩序。国际秩序就其内容来讲,分为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就国家秩序的性质而言,分为国际旧秩序和国际新秩序。 国际旧秩序包括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国际政治旧秩序。国际经济旧秩序是以剥削和掠夺为特征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其主要内容是: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垄断为基础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慢慢形成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从而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从政治上得到确定和保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法衰弱,德意日战败,美国实力大增,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同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独立国家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美国主持建立了以美国为领导的、以贸易自由化和货币自由兑换为原则的、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为调节机构的国际经济秩序。这种经济秩序貌似“自由”、“平等”,实则旧秩序的本质丝毫没变,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实质没变。 国际政治旧秩序是指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特征的国际政治秩序。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形成“维也纳体系”,这是近代国际关系中第一国际秩序。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后,帝国主义者在世界范围内疯狂地瓜分势力范围和建立殖民地,形成了极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世界、垄断国际事务的国际政治格局。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因瓜分不均而日益激化,于是1914年爆发了旨在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根据新的力量对比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国际联盟,形成具有全球意义的国际秩序。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这种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极不牢固的,力量对比的变化又引发了重建国际秩序的斗争,并最终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形势下几大国试图以《联合国宪章》为指导原则,以联合国安理会各大国协调一致为基础筹划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蓝图。但是,战后不久美苏便从结盟走向对抗,爆发“冷战”。此后又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政治旧秩序。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争霸为特征的国际政治旧秩序不同于以前的国际旧秩序。战后的旧秩序更完备、更具危害性,同时又具有欺骗性。因为从组织结构上讲,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比以往任何集团都紧密,而且美苏的争夺遍及世界每个角落,造成了战后世界的动荡不安。但这种旧秩序却披上了平等、自由、民主、意识形态等虚伪的外衣,显得冠冕堂皇。美国控制欧、日,是制止共产主义扩张的需要,干涉他国内政是为了维护和扩大“自由世界”;苏联控制东欧,甚至入侵捷克,都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大家庭”,向其它地区扩张是为了推进“世界革命”等。总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基础。它以追求霸权、热衷干涉、崇尚武力为主要内容,奉行“强权就是真理”的哲学。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组织军事集团,划分势力范围,组织“大家庭”或“联盟体系”,建立国与国之间的统治与服从、奴役和依附、压迫和被压迫的不平等关系。 总而言之,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强国对弱国的国际压迫。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不同类型国家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 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瓦解,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和力量的壮大,这些新独立国家越来越不满足于自己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依附地位,强烈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于70年代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并在斗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80年代不仅提出国际经济新秩序,也提出了国际政治新秩序。尤其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苏联解体、东欧演变、德国统一、华约解体,标志着美苏争霸为基本内容的雅尔塔体制的终结。世界进入了新旧秩序的过渡时期。各个国家纷纷提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构想,以便使自己在未来世界秩序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构想。随着苏联演变、东欧巨变,世界进入了新旧秩序的转换时期。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争夺在未来世界中的有利地位,以海湾危机为契机,纷纷按自己的意志提出了关于世界新秩序的构想。 1.美国意欲独霸天下。海湾战争给美国带来了莫大的“声望”,一方面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一举击败伊拉克,国威大振;另一方面在海湾事件的处理中,又形成了在联合国支持其它大国不反对的情况下,美国领导西方等盟国共制伊拉克的格局。因此,海湾战争后,“美国强盛”、“美国第一”等论调甚嚣尘上。在这种背景下,布什总统开始构筑他的“世界新秩序”。1991年4月,布什发表了一次讲话, 在讲话中,布什列举了作为世界新秩序基础的四项原则:“和平解决争端;团结一致反对侵略;减少和控制武器;公正对待所有国家的人民”。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世界新秩序”所实际包含的内容是:⑴新秩序的目标是实现美国控制下的和平与稳定。美国筹划新秩序是为了制止象海湾危机那样的突发事件,如果以后还有类似事件,美国仍会用同样的手段进行干预,其目的是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和平。这里,美国俨然以执法者的姿态出现,谁不屈服就对谁采取行动。⑵确定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这一点,美国领导人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到,并且直言不讳。⑶与同盟国建立伙伴关系,以共同分担责任与义务。也就是说要建立以美国领导、盟国分担责任的国际安全结构和地区安全结构。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其它大国如俄罗斯、中国支持,至少让它们不积极对抗。⑷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美国服务。在海湾事件的处理中,美国感到利用国际组织可以使它师出有名、干涉有据,试图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变成它称霸世界的工具。但实际上,海湾危机是由伊拉克促成的,这绝非美国控制联合国的标志。⑸推行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政治上鼓吹“民主、自由、人权”,经济上力倡“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矛头直指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以期通过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来建立一个“从西方到东方”,“从北方到南方”的“完整而自由的世界”。总之,美国的世界新秩序,实际上就是以美国独霸天下代替过去的美苏两霸相争。其实质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与国际旧秩序并无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