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大选进入倒计时之际,记者分别从开罗和大马士革来到耶路撒冷,以便实地观察和报道这场短兵相接的政治较量。 以色列是实行议会制的国家。从1949年2月举行首次选举至今, 47年中以色列共举行了13次大选。 以色列议会为一院制,每届均为120个议席。今年的选举共有20 个党派参加,角逐总理职位的是:工党领导人佩雷斯和利库德集团领袖内塔尼亚胡。与以往历届选举相比,今年的以色列大选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选举将按照新的选举法进行,包括议会、总理两项选举。其次,这次选举是在以色列同巴勒斯坦签署原则声明、巴自治范围已扩展到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同约旦签署和平条约后进行的。第三,有实力一争高低的两大政党的领袖都已换人。拉宾不幸遇刺后,资深政治家佩雷斯再度成为工党领袖;以强硬著称的“政坛倔老头”沙米尔隐退后,年富力强的内塔尼亚胡坐上了利库德集团的第一把交椅。第四,选民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新的选民群体已成为足以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力量。如最近7年间,来自前苏联的犹太移民就有68.5万,他们中有40 多万人将参加选举。另外,有45万18岁至22岁的年轻选民是第一次投票。第五,这次竞选气氛平静。出于安全考虑,工党和利库德集团的竞选更加理智务实,双方在反对暴力、尽量不组织大规模的集会、避免面对面的群众性辩论等方面达成了默契。 24日是犹太教的“五旬节”,25日是“安息日”,整个西耶路撒冷市区行人稀少,一片冷清沉寂。街头路口除张贴了一些竞选宣传画外,与平常没有多少区别。这主要是因为工党和利库德集团都有各自传统的支持者,而其他广大选民对这两个党派泾渭分明的竞选纲领,也早已胸中有数。 工党和利库德集团争论的重点仍是和平与安全问题,特别是集中体现在对待阿以争端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上。工党再次高扬“和平”旗帜,强调佩雷斯是“和平的舵手”,只有工党继续执政,佩雷斯担任总理,巴以和整个中东和平进程才能朝着既定目标向前推进。利库德集团则主张实现“有安全的和平”,与阿拉伯人打交道只能“以和平换和平”,而不是现在的“以土地换和平”。它强调决不允许巴勒斯坦立国;决不放弃东耶路撒冷;决不撤回到1967年以前的边界线;自治是巴最终地位解决的“极限”;今后再也“不得越雷池半步”。为了争取温和人士的支持,内塔尼亚胡最近也软化了对奥斯陆协议的立场,他认为这虽是一个“很坏的协议”,但他若能上台,将承认“既成事实”。如确系“国家安全需要”,他准备同阿拉法特会晤。 在宣传策略上,工党除了称颂佩雷斯享有国际盛誉的和平功绩外,还突出佩雷斯作为唯一还活跃在以政坛上的“第二代领导人”的丰富经验,以及他对军工和国防建设的贡献;利库德集团则突出内塔尼亚胡比佩雷斯小26岁,赞扬他能言善辩,年轻有为,精力充沛。 目前,以色列登记选民为393万,其中犹太人选民339万,非犹太人选民54万。前两天的民意测验显示,佩雷斯的支持率比内塔尼亚胡高四至六个百分点。佩雷斯还具有内塔尼亚胡无法企及的四个有利条件:美国的鼎力相助、以色列阿拉伯人的声援、阿拉伯和平伙伴的支持和工党执政期间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此间分析家认为,从现在起到29日结束投票时止,只要以境内不发生暴力恐怖事件,佩雷斯获胜的概率略高于内塔尼亚胡。 眼下,双方使尽浑身解数争夺的对象,是那些对大选持观望态度的“中间阶层”,这些人占选民总数的10%左右,他们手中的选票抛向谁,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倾斜。根据以中央选举委员会的安排,今晚佩雷斯和内塔尼亚胡将进行电视辩论。他们究竟能拿出什么绝招来克敌制胜?以色列选民在拭目以待。 (本报耶路撒冷5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