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宣布参加总统竞选,科尔适时来访,相互提携,各谋其利。 2月18日,德国总理科尔踏上了莫斯科机场的红地毯, 开始为期三天的莫斯科之行。自去年以来,科尔就一直在筹划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他不早不晚,单单选在叶利钦2月15日宣布参加下届总统竞选之后启程。人们认为,他此行是作为西方第一个政府首脑去探听“虚实”,其所发出的信息耐人寻味。 科尔的意图 科尔此行表面上是为了支持叶利钦的竞选连任,但从实质上看,他是为西方的利益,特别是为德国自己的利益而去的。因为叶利钦这次在竞选中的主要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俄罗斯共产党候选人久加诺夫。科尔认为,若叶利钦被击败,西方在冷战后同俄罗斯建立起来的有利于西方的总局面将可能崩溃,其影响将是全局性的。这种后果是西方要极力避免的,更是德国所不愿接受的。因此,阻止俄共执政,是西方、更是德国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西方对俄政策的核心。 在科尔看来,同叶利钦保持和发展关系对德国来说是一笔不错的“长远投资”。实际上,德国出于地缘因素的考虑以及它同俄罗斯的原有关系基础,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更不愿意看到俄罗斯政局出现重大变动。归纳起来,德国的顾虑有以下6点:其一, 担心西方现行的对俄战略的破产,导致西方同俄罗斯关系的广泛动荡。其二,担心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重建苏联”,重新走上与西方在某种形式上的集团对抗。其三,担心俄罗斯放弃市场经济和“民主”改革,失去西方对其进行“和平演变”的主要渠道。其四,担心俄不批准或重提修改已签署的核裁军条约和常规裁军条约,引起新的军备竞赛。其五,担心俄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进一步抬头。其六,担心德国在外交上的回旋余地缩小,不利于其在政治上发挥特有的东西欧“桥梁”作用。总之一句话,科尔担心西方多年来把俄罗斯最终拉入西方轨道的努力会前功尽弃。从德国本身来看,一旦俄罗斯政局出现重大变化,无论在经济、政治和安全上,德国所承受的损失和压力都大于西方其他国家。特别是,这还会给德国实现“政治大国”地位增添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和复杂性,而这正是德国在21世纪要达到的国家战略目标。因此科尔在访问中一再强调,“在欧洲,俄罗斯是德国最重要的东方伙伴,欧洲的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俄关系”。 正因为如此,尽管科尔明知这次访俄不可能在悬而未决的双边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他还是前行,这反映了科尔对俄大选的关注和期待的心情。 叶利钦的考虑 叶利钦正在一心一意谋求连任总统。俄的内政与外交方面不如意的事情甚多,反对派正借机抨击叶利钦。在这种情况下,叶利钦无论在国内改革和国际地位方面都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谅解和支持,特别是对德国寄予厚望。因为其一,德国在俄的对外贸易和经济援助中均占西方第一。其二,德国一直感激叶利钦按时从原东德撤军,使德国能及时获得主权独立和安全感,故叶利钦知道德国对俄在感情上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其三,在俄罗斯,科尔是最孚众望的西方政治家,叶利钦称他为“最好的朋友”,他的话比其他西方国家政治家的话易于被俄罗斯人民所接受。其四,科尔在西方能起较好的代言人的作用,可以借他向西方传话,改善叶的国际处境。因此,叶利钦既想利用科尔从一个侧面给他带来竞选上的某些好处,又希望德国领导人能对俄罗斯最近国内政策的变化和俄罗斯的国际大国地位给予理解和尊重。 取得的结果 从访问的结果看,科尔主要给了叶利钦两件“礼物”。一是对叶利钦继续国内改革的决心表示信赖并提了一些有益于叶利钦的建议。二是在国际上为叶利钦创造较好的“环境”和树立较好的“形象”。主要表现在:首先科尔公开赞扬叶利钦是西方“绝对可信任的人”,是俄国“最好的总统”,言外之意其他候选人难以获得西方的信任和领导俄罗斯继续改革。其二,科尔建议俄搞市场经济应重视德国的“艾哈德模式”,暗示叶利钦以“福利社会”模式来争取民心。其三,强调俄罗斯同德国的经济、贸易合作的前景广阔,同时建议由德国协助培养俄罗斯小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改革能符合更多的小企业者的利益。其四,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科尔表示东扩计划不会在近期内执行,西方会考虑“俄罗斯在安全问题上有根据的担心”,以此暗示西方不会以“东扩”干扰叶利钦的竞选以及在东扩的具体作法上同俄尚有商讨的余地。其五,在车臣问题上,科尔对俄的“动武”持克制态度,欢迎俄正在考虑的尽快结束车臣冲突的新计划,并希望大选前结束冲突。其六,科尔表示俄是西方的重要伙伴国主张让俄今年正式加入西方“七国集团”。同时,将利用今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核安全会议的机会, 为提高叶利钦的国际地位而努力。作为回报,叶利钦表示他将“保证改革不偏离一厘米”。 总之,科尔访俄和叶科会谈表明,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同时又有一些一致的利益。正是这些一致的利益,使他们再次走到一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