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是一个小国,全国面积只有514132 平方公里, 人口总数截至1993年底止为5833.6万〔1〕,经济、军事实力较弱。从公元1238 年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以后,特别是从16世纪西方列强东进以后,一直处于世界强国的威胁之下。然而,泰国的历代王朝政权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和手段,摆脱大国的控制,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没有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国家。近年来,泰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外交活动除了努力维护国家安全,保持同世界各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以外,还负有经济使命,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并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笔者认为,泰国成功的外交经验很值得借鉴。 一、泰国的外交政策及其特点 防止大国的威胁,维护民族生存,保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曾是泰国数百年来对外政策和活动的灵魂。几百年来,由于泰国外交政策的正确,加上执行这一政策的泰国外交前辈的聪明才智和灵活机动的外交手腕,顺利地渡过了无数次危机,有效地维护了泰国的独立。 (一)二战后,泰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泰国的外交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泰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6—1948年泰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是与世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争取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因为泰国在二战期间,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既有被日本一时的胜利蒙蔽了眼睛,错误地认为,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将最后取得胜利,执政的披汶·颂堪政府投靠日本,向美、英等同盟国宣战而被同盟国的一些国家视为敌对国家的一面,也有以摄政王乃比里·帕侬荣和当时出任泰国驻美国大使的社尼·巴莫为首的反侵略爱国人士在国内外发动、组织和领导“自由泰”运动,与世界同盟国军队合作,进行反对日本侵略的救国斗争,并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一面。在此种情况下,要争取在战后不被定为战败国的地位,当时的泰国政府必须向国际社会清楚表明,在二战中,向同盟国宣战是在被日本胁迫的情况下不得已的行动,并不是泰国人民和政府的真正本意。要让各国了解,泰国仍是民主国家,而不是法西斯国家。这一点对泰国显得特别重要。在战争后期,亲日的军人势力对政府政策的影响相对减弱,而且当初向同盟国宣战的政府总理披汶·颂堪已经下台。这对于当时泰国争取加入联合国以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外交活动十分有利。当时,泰国一方面注意与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实力地位的西方大国建立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积极同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发展关系;另一方面也注意同东方大国——中、苏两国建立了双边关系。结果,在美国的支持下,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尽管战后负有向英、法两国作一些赔款的责任,但却免遭划为战败国的命运。此外,泰国政府当时争取加入联合国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争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 第二阶段,1949—1959年泰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同西方建立密切关系,与美、英、法等合作,抵御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亚洲和东欧一些国家的胜利,世界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划分以及冷战的形势,使泰国当时领导人产生了恐共心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朝鲜战争的爆发,加深了其对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担忧,印度支那战火的燃烧和美国的介入,促使泰国与美国结盟,积极参加东南亚条约组织,进行抵御所谓“共产主义的扩张”。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万隆会议前后,中泰双方有过官方接触, 经过商谈,澄清了部分误解,双方都表示要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但最后终因当时极端反共的军人势力在泰国政府中占上风,中泰关系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第三阶段,1960—1969年,泰国外交政策完全向美国一边倒,一切国际事务几乎唯美国马首是瞻,把美国当作唯一可以保护本国安全的强国。而在这一时期,泰国的历届军人政权也因积极反共,在印支战争中站在美国一边并出兵帮助美国打仗,而得到美国的政治支持和经济、军事上的援助。与之相反,泰国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却一直很紧张。中泰两国分别支持越南战争中敌对的双方。 第四阶段,70年代特别是1973年10月他侬——巴博政府在声势浩大的群众反抗运动中倒台以后,泰国外交出现了转折,泰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重视发展同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的关系,主张同一切国家友好相处。调整了同共产党国家的关系,从敌对走向和解,并建立了政治和经济关系。这一时期,泰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是:世界形势出现了美、中、苏三大国鼎立的政治格局,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泰国作为小国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缓和、中国重返联合国、中苏对抗和美国从越南撤军等均成为泰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外部影响因素。当时,泰国国内民主化运动风起云涌,右翼军人在政府中的作用相对减弱,泰国企业界也积极要求打开中国市场,民选产生的泰国文官政府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处理同外部的事务。中泰两国通过交往,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消除了疑惧心理,终于在1975年7月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五阶段,进入80年代以后,泰国继续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针对印支局势调整对外政策,使之适合新的国际形势的发展,再一次强调,外交要为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服务。1978年底,越南举兵入侵柬埔寨,破坏了东南亚的和平。此后,柬埔寨问题成了世界的“热点”,东南亚局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越南为首的印支三国为一方和以东盟国家集团为另一方的对峙局面,泰国处于东盟与印支三国对峙的前线国家。1980年6月以后, 侵柬越军多次入侵泰国,严重地威胁了泰国的安全。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泰国不得不对其对外政策作相应调整,对柬埔寨问题从保持中立,明哲保身,到积极支持民柬三方联合政府抗击越南的入侵。具体做法是:求助美国,通过外交途径,重新寻求美国的军事、经济援助,以增强其防御力量;借助中国,开展国家领导人的互访,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争取得到中国的同情和支持,以中国的力量牵制或制约越南;团结东盟,加强与东盟其他成员国的合作,进一步密切关系,协调立场,共同对付越南。此外,坚持按照联合国和柬埔寨的国际会议的有关决议,遵循政治途径解决柬埔寨问题,要求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柬埔寨。通过外交途径,促进柬埔寨问题尽早获得合理解决,解除对泰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