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选取北京、上海、武汉三座城市,在每个地区,我们的调查对象分为三类: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其中高校又分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及历史文献法。我们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问卷发放有两种方法,用人单位的毕业生一般由人力资源部或人事部的负责人发放、回收;随机的样本由我们调查小组的成员亲历而为。我们回收问卷530份,其中毕业生问卷421份,回收率为77%。全部问卷资料通过建立电子档案,由笔者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整体分析 全国人才市场供求总量大幅增加,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总体形势不断趋好。人才市场是社会对人才需求和高校供给人才的汇聚地,要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前提是了解人才市场的整体状况。全国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只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大背景,我们所使用的人才市场的数据是先一年九月——第二年6月,这样就和毕业生就业时间基本一致。 表1 毕业生就业期全国人才市场供求情况 单位:万人 月份 9—12月 1—3月 4—6月 整体供求比 年级 供给 供需比 供给 供需比 供给 供需比 2002级毕业生 141.05 1∶3.18 179.52 1∶2.07 131.44 1∶2.85 1∶2.64 2003级毕业生 185.6 1∶2.95 245.53 1∶2.34 111.02 1∶3.17 1∶3.17 2004级毕业生 197.91 1∶2.04 290.43 1∶2.16 ——1∶2.12 (资料来源:根据人事部公布的季度人才市场供求整理得出。) 总体而言,全国同期人才市场供求总量大幅增加,总体形势不断趋好。2002级毕业生就业期间,全国人才市场职位供求比1∶2.64,2003级则为1∶3.17,2004级为1∶2.12。由于2003年是扩招以来第一界毕业生,扩招使得人才骤增,同时由于受到非典的影响,2003年4—6月的人才需求是同期最低的,人才市场的供需比有一个回落;2004级毕业生所面临的人才市场形势趋于好转,供需比降为1∶2.12。从每个年度来讲,由于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这一阶段,岗位的供给和需求人数在同期中也相对最大。从岗位供给来看,2002——2004年,岗位供给的数目保持上升的势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客观上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然而,从岗位供给的增幅来看,增长比率不断下降。2003级毕业生就业时,在9—12月岗位整体供给增长为31.6%,而2003级同期的增长率却降为6.6%;1—3月增长率由36.7%降为18.2%,这说明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岗位增长有限。 而同期高校毕业生的增幅却呈不断上涨的趋势,毕业生就业部分是通过人才市场,部分通过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所以,人才市场的整体状况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状况。 表2 1998年——2002年中国高校招生增长表 单位:万人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招生总数 215.75 284.68 389.61 480.73 563.80 年增长率 — 31.9% 36.9% 23.4% 17.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报整理) 表3 2001——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增长 单位:万人 附图
(资料来源:教育部学生司,升学与就业,2004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11万;2003年毕业生总人数急剧增长达到212.15万,增幅达到46.7%;2004年总人数攀升到280万,增幅32%。以上毕业生中不包含成人高教。如果将成人高教的人数加进去,我们可以看到,1998年——2000招生总人数分别为215.75万、284.68万、389.61万,则增幅分别为31.9%、36.9%。 从毕业生的增幅和人才市场岗位增幅来看,我们毕业生的增幅高于人才市场岗位的增幅,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 我们在访谈中发现,调查对象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看法存在比较大的分歧。高校招生就学处的同志一般丛本校就业实际出发对毕业生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而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不容乐观。 二、高校的科类结构与毕业生就业 中国目前把高等学校的学科分为11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由于目前的数据资料一般都是教育部所属高校的情况,虽然不能反映全部问题,但对不同学科来讲能够基本反映出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