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角。因为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政府是市场经济制度的维护者,对于我国来说,政府还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创立者;政府又是非市场经济制度的供给者和执行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政府在宏观调控中都处于关键地位。对于宏观经济表征来说,只能说明“体制”出了问题,但并没有告诉你原因在哪里,正如测量一个人的体温可以反映一个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但体温不正常并没有揭示病因在什么地方一样。这表明,宏观调控政策既可能强化政府干预的路径依赖;又可以强化市场经济的路径依赖。究竟选择什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当前宏观经济的征状来看,推进市场化改革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 1.关于就业问题。在我国的官方统计中,只有城镇失业人员的统计,这实际上隐含了农业户口的居民是充分就业的假定。官方统计的只是登记失业率,而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从1991年的352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733万人,增加了208.2%,年均增长9.4%。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1年的2.3%上升到2002年的3.8%,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远不能反映我国的实际失业率状况,“下岗职工”、就业期限缩短,潜在失业、农村待转移劳动力等因素对实际失业率的影响是巨大的。 下岗职工人数自1990年代以来也一直是增加的。1993年下岗职工人数只有300万人,到2001年就猛增到1267万人,是1993年的4倍多,年均增长高达40%。下岗职工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也迅速上升,1993年为1.9%,2001年上升到5.3%,提高了3.4个百分点。 由于下岗职工存在再就业的问题,因此下岗职工的统计不等于是失业人员的统计。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诚的估计,从1991年到2001年,中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不断降低,其中1991年、1997年和2001年分别为64%、50%和31%。因此,下岗职工比率的增长也表示实际失业率的增长。 当前,为了减轻就业压力,普遍实行“提前退休”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由于“提前退休”者尚处在法定就业年龄范围内,因此实际上是失业,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加重财政负担和新增就业的困难。此外,我国中小学的学制过长,2000年以来高校在校学生急剧增长等情况所反映的只不过是就业压力的后移,而且实际上起到缩短就业期限的作用。从长期看是不利于效率提高的。 潜在失业是传统体制的产物,这在国有企业和国有事业单位中表现尤其突出,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潜在失业的显性化是必然的趋势。 我国尚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这是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典型表现。市场经济体制最早起源于欧洲,起初(1750年)也是“二元经济结构”,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1860年)后才完成了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这个转变的显著标志是农业人口由原先的95%转变为5-10%。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三农”市场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人口有所下降,但目前仍不会小于70%。由于我国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统计,也缺乏农业生产收入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的资料,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是很困难的。现按下述方式进行极其粗略的估计:假定我国人口为12.66亿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0%,则有8.86亿农业人口。假定农村就业年龄段人口占56%,那么农业劳动力人口为4.96亿人。假定我国的耕地为15亿亩,则劳动力人均占有量为3.02亩。根据目前的情况,如果每个农业劳动力全额使用可经营10亩土地,那么全国农业劳动力只需1.5亿人。12.66亿的就业总量是7.09亿。这表明我国形式上是“充分就业”的,但如果是真正的充分就业,那么农村将有90%的劳动力可转移到其他产业上去。近年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规模确实较大,但转移规模不会超过30%。按此推算,农村至少有3亿的“过剩劳动力”。这个估计应该说是比较保守的,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农业的劳动投入回报率是极低的,不能转移是因为制度性障碍。 上述表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就业压力是大的,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 2.关于财政收入问题。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是不断上升的,尤其是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后,上升速度更快。其中,1994年为11.2%,1995年为10.7%,1996年为10.9%,1997年为11.6%,1998年为12.6%,1999年为13.9%,2000年为15.0%,2001年为17.1%,目前已超过20%。 财政收入的增长靠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支撑。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大体维持在7~8%,2003年超过了9%,但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今年增收可望超过5000亿元,增速是经济增长的2倍以上。在税收增长中,增值税和关税的增长是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