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 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合理 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我国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偏低,不利于国内需求的稳定扩大,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良性循环。要通 过不断努力,逐步改变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状况。”本文尝试从财政体制角度分 析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不协调是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 1998年以来,为了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从1998-2003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分别为7.8%、7.1% 、8.0%、7.3%、8.0%和9.3%,2004年1-9月份同比增长了9.5%。2003年以来经济的高速 增长已表明,我国经济已经结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调整恢复期,正进入一 个新的快速增长期。但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近年来我 国投资需求的增长持续快于消费需求的增长。 首先,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做比较(见图1) 。从1998-2003年,前者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3.9%、5.1%、10.3%、13.0%、16.9%和26.7% ,后者为6.8%、6.8%、9.7%、10.1%、8.8%和9.1%,除了1999年前者比后者低1.7个百分 点之外,其余年份均高出后者不少,特别是2003年,前者竟比后者高出了17.6个百分点 。2004年1-9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同比增长2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13%,前者比后者高14.7个百分点。 附图
其次,以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和消费率(或最终消费率)做比较。我国1997年的投资 率为38%,此后连续四年下降,2000年下降到36.4%,2001年起重又开始上升,2002年上 升到39.2%,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47.2%(而2003年世界平均投资率只有22%),超过了上 一轮经济过热时期的峰值(比出现经济过热的1993和1994年还分别高出9.5和10.8个百分 点),说明2000年来,我国投资率已经表现出了上升的势头;与之相对应,消费率由199 7年58.2%连续四年上升到2000年的61.1%,2001年重又开始下降,2002年下降到58.2%, 2003年又进一步下降到55.4%,这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率的历史最低点(见 图2),说明2000年以来,我国消费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从国际比较来看,目 前我国投资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 而消费率不仅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见表1)。 附图
表1 2002年我国投资率、消费率的国际比较表 世界平均 低收入 中等收入 高收入 中国 水平 国家 国家 国家 菲律宾 印尼 泰国 投资率 39.2% 19.9% 19.7% 22.9% 19.0% 19.3% 14.3% 23.9% 消费率 58.2% 80.1% 80.7% 74.3% 81.0% 81.2% 78.8% 68.9% 注:1.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相关资料。 2.菲律宾、印尼和泰国是2002年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 右)。 再次,以总投资和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做比较。我国总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 年上升,已由1997年的20.6%上升到了2003年的70.9%;与此对应,消费对GDP增长的贡 献率却逐年下降,由1999年的76.3%下降到了2003年的34.5%。 应该说,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不协调的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 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造成投资效率的低下。如果投资率 不断攀升而消费率持续走低,这将意味着投资效率越来越低,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越来越 多的无效投资。目前我国投资效益系数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1991年到1996年5年间, 该系数为0.55左右,到2002年降至0.22左右;投资贡献率又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由19 95年的0.42升至2002年的0.67,即每增加1元GDP所需要的投资增量越来越多。(2)造成 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投资和消费的 双轮驱动。如果消费率持续走低,必将加剧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的状况,就会使投资增 长失去最终需求的支撑,造成大量生产能力过剩,供求失衡。据调查,目前全国900余 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有半数不足50%。企业库存大量积压,直接影响到企业的 经济效益,从而对就业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最终有可能形成“消费不足-产成品库存 增加-资金回收障碍-扩大再生产困难-失业增加-收入下降-消费不足”的恶性循环。(3)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以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前提,但消费率 偏低制约了服务消费迅速发展。2003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 4.8%、52.9%和32.3%,第一、二产业的比重比全球平均水平分别约高出11和21个百分点 ,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比全球平均水平低近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 口的比重为29.3%,比“西方七国集团”的平均比重低38.9个百分点。(4)影响居民整体 生活质量的提升。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因此不能仅仅看增长 速度,还要看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随之全面提升;不仅要看生存性消费,还要 看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是否得到同步扩展。消费率偏低,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 高的程度还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