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及其产生的事实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第一届本科生毕业的年份,全国共有280万高校毕业生,其中 212万人涌入了就业市场。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 到70万人。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上年增长68万;到2005年,进入就 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很有可能突破340万。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是不争的社会问题 ;但就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其程度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以 上海市为例,对扩招后在沪求职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 在本文中,我们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界定为: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实现正常就业,以 及不得不从事中低学历要求的、待遇较低职业的大学生群体。此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 方式,在为期一周的调查过程中,共对178个在沪求职的本专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中有效问卷175份,问卷有效率98.3%。调查数据全部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沪求职的大学生未实现就业的约占21%,月薪低于1500元的占12% 左右;同时有40%的大学生对工作极为不满,试图改变工作。这些数字充分说明,目前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已成社会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1.微观层面原因:教育成本增高决定求职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 从调查结果我们发现,95%的被调查者对月薪的期望在1500元以上,同时有30%的被调 查者对月薪的期望在3000元以上。通过图1中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期望月薪高 于他们的实际月薪。
对于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这一现象,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大学生非理性就业观念的体现 ;然而本文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不是因为非理性的就业观,而恰恰是在当今 教育成本过高的前提下,大学生理性选择的结果。 我们专门对教育成本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沪求职大学生中,有半数以上的人在 读本科时花费了家里相应时期收入的70%以上,可以说目前对于大部分学生家庭而言, 本科阶段的教育花费占据了其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甚至出现了教育成本超过相应时期 家庭收入的教育透支情况。 通过图2将调查数据进行等级量化(注:我们将教育成本分为四个等级:大学四年教育 成本为3-5万元的为下等,5-7万元的为中等,7-9万元的为中上等,9万以上为上等,这 四个等级分别用数字1,2,3,4来代替。我们也将就业期望划分为四个等级:期望月薪 在1500元以下为中下等,1500-3000元为中等,3000-5000元是中上等,5000元以上为上 等这四个等级也分别用数字1,2,3,4来代替。这样对于教育成本与就业期望我们就可 以用统一的单位进行测量,进而进行相关分析。),我们发现教育成本和就业期望存在 如下相关关系:
通过上面的散点图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成本与就业期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而用SPSS11.0进行更精确的相关分析之后,如表格1我们得出就业期望与教育成本之间 的相关系数为0.754,大于0.5,属于高相关,这就证明了就业期望与教育成本之间存在 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Correlations 教育成本 就业期望 教育成本Pearson Corre 1 .754* Sig.(2-tailed) ..000 N 175174 就业期望Pearson Corre .754* 1 Sig.(2-tailed).000. N 174174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表格1 教育成本和就业期望的相关性 运用社会学家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我们可以更加透彻地分析这一现象。理性选择 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1927-1995)提出,它将经济学中的理性人 假设引入到了社会学对人们行动的分析,其主要观点是一个行动的发生,是行动者通过 交换的方式对资源进行调配,最终去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从调查中我们已经看到, 教育成本过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家庭选择让子 女去读大学?通过理性选择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之所以选择去读大学,就是因为在 他们的观念中,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取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在这种 观念下,人们愿意投入高等教育的成本,其目的在于通过将经济资源与知识资源交换, 最终取得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