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GDB-1130(2005)02-0001-06 社会转型向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挑战。政府公共政策在回应社会转型的挑战和压力 时所作出的调整和创新,是渐进地进行的。其表现形式是政策替代,逐渐替代原先旧的 公共政策,正是这些政策替代,逐渐引发了政府公共管理的转变,其变革的轨迹是:从 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权力和责任相脱离的政府向 民主参与的责任政府转变。 目前,一些基层政府按照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 设,按照有利于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进行着改革和探索。这些改革和探索不是简单地对 现有管理体制进行修补增减,而是将政府的组织重建、职能转变、流程再造、管理更新 进行有机结合,应该说,这一探索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为实现强政府、强 社会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现在公民对政府的期望已经变得越来越明确:公共管理中必须走向民主化和公开化; 重视社会公民的参与;强调与他人共享权力,使公民真正得到所需要的公共服务。 一、确立服务的目标和自觉地追求服务的境界,是由公共管理体系的性质决定的,在 当前具有现实价值 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服务原则是由公共管理体系决定的,但是,只有在公共管理者的公 共管理活动中,服务原则才能落到实处,才是一种现实的价值。 一般说来,对一种社会形态的确认,需要从人的主导性生产和生活方式基础上的人际 关系出发,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普遍形式属于哪种类型,由这种关系以及从属于这种关 系的基本制度、规范体系和行为原则体系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也就可以在整体上被确认 为属于某种社会形态。某一社会阶段中所具有的价值、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可以成为 认识这个社会整体构成的参考资料,但决不是确认社会形态的依据。但是,对社会治理 模式属于哪种类型的确认则有所不同,在这里,价值是基本依据之一。 尽管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出现有着历史必然性,但那只是总的历史过程中的必然性, 而考察具体某一个时期的社会治理模式,主观建构的成分会更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所 以,如果一个社会治理体系总是极力突出社会等级秩序的价值,就会把自身导向统治型 的社会治理模式;如果一个社会治理体系极度推崇公平与效率,就会走到用科学化、技 术化的原则审视和建构自身的道路上去。 由此可见,不同社会治理模式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价值。一个社会治 理体系要解决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建构自己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确立什么样的价值的问题 。进一步地说,公共管理能够在自我完善中而成为真正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首先需 要确立的就是服务价值。只有在服务价值的前提下或基础上进行公共管理的制度设计和 制度安排,才能造就出真正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才能造就服务型的政治文明类型,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核心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往往会以某种精神的形式而存在,公共管理 的服务价值也可以称作为服务精神。但是,服务精神是表现形式,服务价值才是本质的 存在。同样,对于以往的社会治理模式而言,统治型的秩序价值是以权力意志的形式出 现的,并不是因为权力意志是秩序的支持力量,而是指统治秩序必然以权力意志的形式 表现出来。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统治秩序就是权力意志,没有统治秩序的地方, 权力意志也就不存在了。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公平与效率价值以法律精神和科学精神 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公平表现为法律精神,效率则表现为科学精神。 农业社会中,人类生活方式的分散“经营”需要权力意志来加以整合;工业社会在生 产和生活等所有领域中的规模“经营”,需要法律精神的调节和科学精神的规范;后工 业社会中,人们交往的扩大化、社会化和多样化,更需要社会治理体系在服务精神和服 务理念的统领下提供灵活的、方便的、具体的服务。 二、公共管理体系所拥有的服务价值及其服务精神是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结果,意 义深刻 公共管理体系拥有了服务精神,也就意味着拥有了全部人类社会历史的成就,公共管 理者也由于拥有这种精神而使自己成为不同于以往社会治理者的新型社会治理者,使自 己成为能够满足后工业社会或走向后工业社会这一伟大变革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公共管理 者。 既然在社会治理的领域中已经开始向后工业社会迈进,那么包含在社会治理方式之中 的政治文明,也就必然会提出扬弃资本主义的要求。有人根据文化多元化的历史现象而 把文明看作是多元的,认为会出现文明的冲突。实际上,这种看法是肤浅的。就文明的 类型而言,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只有一种主导类型的文明。如果说在同一个 历史截面上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文明的话,实际上是历史过程在不同地区的平面化。是由 于不同的地区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从而拥有着属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类型。 这种文明的冲突,客观上只是一个让那些代表历史发展高级阶段的先进文明战胜其他文 明类型的导火线。比如,在工业社会中,民主和法制代表着先进的政治文明,它必然要 战胜那些尚处于农业社会阶段的以权力意志为特征的政治文明,但是,当这种以民主和 法制为特征的政治文明取得了最后胜利的时候,它就必然会面临着受到后工业社会那种 以服务为价值内核的政治文明的否定。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只强调或过多地强调效率,把公共管理简单化成仅仅是 技术和可以转化的效率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民主、公正、责任等公共精神消蚀甚至丧失 。如果是这样,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就难以维系,公共管理就有可能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因此,强调效率机制的前提,是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实施民主机制,这对当前更具有突 出意义。这不仅是尊重公众的尊严和价值,而且民主机制的行使,使公众能更广泛地参 与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更有效地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从根本上 体现公共事务管理中公众的作用。 三、居民参与是国家决策的智力主体,也是民主决策的基础 民智指民众的知识和智慧,它反映了民众的文化蕴藏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智 慧的象征,是科学本性的主观体现。智慧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潜能,智慧的开发是需要 在一定的知识、智力和教育的基础上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