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我研究的重点是政府转型。从2003年明确提出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虽然只有两年的时间,却在经济学界及相关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包括政府在内多方面的一个共识。 我认为,在东北振兴中强调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这里,我给大家提供几个数字:一是2000年相关研究机构公布的关于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点的市场化指数,辽宁省排在15位,吉林是20位,黑龙江是27位(注: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经济科学出版社。)。二是根据有关部门的分析,2001年底东北三省国有商业银行分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注:李剑阁,《防范金融风险振兴东北经济》,作者在2003年12月3日在“东北振兴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目前,东北地区国有资本在全社会的资本总量中仍然占70%左右。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最近在关于东北振兴的讨论中有一个比较广泛的共识,即东北振兴的关键是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而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首要因素是政府转型。东北振兴,凸显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这里,我就政府转型与东北振兴,提出三个问题和各位讨论。 一、如何客观地分析政府转型对东北振兴的重大影响 1、推进政府转型有利于解决东北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一些情况来看,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有几个突出的问题。例如:(1)以单纯GDP增长速度和项目规模为重点的政绩观。表现在急功近利,盲目攀比,搞各种类型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这个问题在东北地区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2001年12月12日,东北某省组成14个市6800人的庞大队伍到外地去招商,这样的招商队伍可称得上是“史无前例”。(注:张志勇等,观察报告:“新东北”究竟靠什么振兴?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03月02日。)(2)以争上大项目为主要表现的投资冲动,使政府事实上仍在扮演投资主体的角色。(3)以掌控资本、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为主要特点的政府经营城市,进一步推动了所谓的“招商引资热”和“开发区热”。这三方面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起主要作用。所以政府不转型,东北振兴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仅难以解决,而且会越来越突出。 2、推进政府转型有利于化解东北发展中不断突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近几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践看,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相当突出。例如:(1)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经济社会结构与城市转型,尤其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带来的人口、就业和资源等压力正在逐步增大。东北有资源型城市30多座,以煤炭、石油和森林工业城市为主要类型,占全国资源型城市数量的1/6(注:金凤君、陆大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科技导报,2004年10期。),如何解决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对东北振兴至关重要。(3)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逐步显现,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在这样一个特定情况下,我们应当认真地关注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和潜在的社会风险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威胁。搞不好,还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中断。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上,放到协调重大利益关系上,放到社会再分配上,放到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 3、推进政府转型有利于抑制腐败,改善政府的公众形象。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这种增长方式走到今天,已经弊多利少,难以为继。其中有一条,就是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的滋长。这里,我简要地指出三个问题:(1)政府掌控主要的生产要素和一定的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权力,会限制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容易形成比较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2)不断扩张的行政权力和资本结合,不仅会使政府行为受到自身利益的局限,并且会使某些集团性、体制性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滋生。(3)各类腐败现象造成的经济损失在逐步增加。胡鞍钢等人在“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一文中指出,90年代后半期,各类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GDP的比重约在13.3%-16.9%之间(注: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在东北的某个城市,有披露的腐败一条街(注:鲍盛华\高广志《东北用公款高档消费严重 吃财政吃出腐败一条街》,新华网,2003年11月5日。)是典型的案例。因此,我想腐败这个问题在东北地区可能会更突出,更受到多方面的关注。最近,提出“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方针是符合实际的,是反腐败的有效途径。推进政府转型有利于抑制腐败,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众形象,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怎样有效地发挥政府在东北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的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在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大背景下,在改革发展的特定阶段,政府的有效作用,我把它概括为“三大主体”和“三个转变”。 1、政府要成为经济性公共服务的主体。为此,应该实现由经济建设型主体向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的转变。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的基本涵义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管理的有效性、经济信息的公开性、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市场环境的公平性。如果政府把这样几个方面的经济性公共服务做好了,会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重要的保障。 2、政府要成为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主体。为此,应当实现由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向同时关注社会和谐发展的转变。这里,我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1)城乡差距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学者估计现在我国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在6∶1左右(注:陈旺,《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为6∶1值得警惕》,中国青年报,2002年11月1日。)。我认为,这个数字是符合实际的。(2)收入分配差距正在拉大。根据抽样调查,目前我国20%的最高家庭收入和20%的最低家庭收入差距是15倍。美国是10倍,一般发达国家是6-7倍。社会警戒线理论认为,收入差距达到10倍以上时,贫富差距显象化,社会风险由此增多,并进入不稳定状态。(3)社会发展严重滞后。2003年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国际社会发展指标,我国排在第103位,这同我国日益上升的经济地位是不相称的。从这样一些情况看,政府应当主要关注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应当关注这些不断增长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给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威胁。政府应当在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中,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