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1917年的大水灾、1920年的旱灾和1928—1 930年的大旱灾。此外,兵燹匪祸不断,尤其是从20年代开始,战事频频,如1920年的 直皖战争、1922年和1924年的两次直奉战争、1930年的中原大战,无不以华北作为战场 。灾荒兵祸匪患迫使无数农民离村,河北、山东及部分河南难民大批涌入天津市,促使 城市官方和民间进行紧急社会救助,本文旨在探讨灾荒与战乱期间天津城市官方和民间 的社会救助活动。 一、难民的接收与遣返 天津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会馆公所、商会、同业公会等商人组织很发达, 士绅商人、达官显贵集中,民间社会救助活动也很活跃。每遇灾荒战乱,往往成为周围 受灾地区离村农民选择的重要的求生之地。“庚子之后,北省郡县遭罹厄会,动多烦扰 ,往往以天津为乐土,曾无樊篱之限也。”(注:王守恂:《天津政俗沿革记》卷五,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25页。)而且天津还是直隶与山东地区农民通过陆路闯关东的重要通道,也是返乡难 民的滞留地。因此,相对来说,天津城市的社会救助任务更重,意义也更大。 到民国时期,四方难民更将天津视为“易于谋生”之地和“就食之惟一乐土”,(注: 《益世报》1920年12月21日、1933年10月5日。)纷纷携家带口涌入天津,加重了城市的 负担。1917年水灾发生后,天津本地的贫民加上周围地区涌入的难民致使城区及四乡需 要救济的贫民达到了198000余人。(注:《天津警察厅水灾急赈处董事会议纪事》,第4 5页,《直隶天津警察厅水灾急赈处征信录》,1917年。)1920年旱灾期间,到11月中旬 ,栖息天津市区的难民达到了29000余人,流入四乡的难民达到了22000余人,共计5000 0余人。到12月时人数还在增加,市区及四乡难民贫民人数达到了32万人,(注:《益世 报》1920年11月15日、12月31日。)加重了城市救济的负担。 面对蜂拥而入的难民,为了城市的安定,官方与民间均努力过,首先从生活上对难民 给予救助,待事态或灾情平息后,又资助流入城市的难民返乡,雇佣船只或车辆将他们 送返原籍,并分发一定的费用。1917年水灾后,地方当局花费了一定的费用用于遣返难 民回乡,仅警察厅组织的天津水灾急赈会用于难民返乡的用费就达到洋18000余元。(注 :《直隶天津警察厅水灾急赈处征信录》,呈报摺稿,1917年。)为了防止难民再次回 来讨要遣返费及生活费,警察厅甚至还给难民拍了照片。(注:李明珠:《1917年的大 水灾:天津与它的腹地》,《城市史研究》(21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第410页。)1920年旱灾期间,天气还未转冷,天津警察厅就与绅商积极筹集款项,对住 在南开迤南及广仁堂一带窝铺内的难民发给回籍的川资食物,雇船将他们送回原籍候赈 。(注:《益世报》1920年9月30日。)在这样的大灾荒年份,回籍就意味着忍饥挨饿甚 至死亡,所以大多数难民还是选择了滞留天津,直到次年春天天气转暖以后才陆续回籍 。回籍的难民从警察署还领到了遣返费,每大口大洋一元,小口五角。1920年旱灾后流 入天津的难民直到1921年4月才陆续遣散尽。 对于遭受战乱之苦的农民来说,城市也是他们的避难所。所以一旦发生战乱,他们纷 纷逃向城市,并受到了安置和救助。1925年直系军队与国民军在天津附近交战,各乡难 民纷纷向天津逃难。各慈善团体多设立收容所,救济难民。有的慈善团体甚至派人到战 区接运难民,妥善安置,或通知在津亲友接走,或送到各慈善机关设立的临时收容所。 天津红十字会是战乱期间活跃在战区拯救难民生命财产的主要力量。每遇战事,该会往 往派会员携带该会手旗,雇佣夫役大车到战区接运难民抵津,上至百余岁老妪,下至数 月大的婴儿,先是妇孺老弱,后是青壮年,均被分批接运到天津各收容所。1928年以前 八善堂也是救济难民很活跃的慈善团体。在1925年冬季战乱时,八善堂收容的难民达到 20000余人。(注:《益世报》1926年1月1日。)到1926年初各善堂团体所收难民达到了3 0000余人。(注:《益世报》1926年1月27日。)1933年华北战事发生后,武清、宝坻、 宁河、三河各县大批难民涌入天津,聚集东局子,仅该处难民收容所收容的难民就超过 了30000余人。(注:《益世报》1933年6月14日。)战事平息以后,各慈善团体组织难民 乘坐由官方准备的车辆船只或持免费车票返乡,而且每人还能领到一定的费用,一般是 大洋一元,还有少许粮食,如红粮15斤。 二、难民的生活安置 面对涌入城市的难民,官方和士绅、民间慈善团体甚至外侨团体等各方面积极救助, 从资金、物质、人力等方面给予帮助。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难民的吃住问题,随着天 气转冷,穿的问题也会提上议事日程。 难民进入城市以后,最初往往栖息街头或自行搭盖窝铺。随着大批难民的涌入,官方 和各慈善团体或慈善家常常在宽阔地带或难民麇集地方组织搭盖成片的席棚或窝铺,形 成一大片窝铺区。席棚是用苇席搭盖的临时住所,一般棚檐很低,地下略铺稻草,每遇 阴雨天气,雨水渗漏,潮湿不堪。有人形容难民成群的席棚区“席棚纵横,旗帜招展, 形如军幕,极具悲肃之意”,“四周车马杂沓,人畜纷腾,布商及饮食小贩亦乘机前来 兜售,纷纷芸芸,颇近似乡间之庙会。”(注:《益世报》1933年6月14日。)席棚多在 战乱期间供难民临时歇息。窝铺是较席棚稍好一点的一种低矮而狭小的简陋住宅,一般 由庄稼秸杆、苇席、稻草和少量木材和黄泥建成,设有带窗棂的门扇,内可设置炉灶。 窝铺一般是一种比较长久的居所,多供灾荒期间的难民居住或城市贫民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