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车,是一种用人力挽拉、供人乘坐的单座车辆,据传是由日本人高山幸助在1870年首创。1874年,法国人米拉(Menard)从日本输入这种便捷轻巧的交通工具,此后短短的一二十年内,人力车迅即在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流行开来,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人力车风行是民国时期特有的社会图景,它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民国社会的多重讯息。在奔跑的人力车夫身上,既看到了作为一种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作用;又体现了人力车夫群体在这一异化的过程中所遭受的阵痛,以及这一弱势群体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及与社会各层面的关系。因此,对人力车夫进行探究,将会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及民国社会各面相的了解与认识。 一、上海人力车夫群体构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在这一时期,战祸绵延、灾荒连年,再加上对农业和农民的过度压榨,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和侵蚀,传统的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丧失了生机和元气,日趋解体与衰落;现代的工业经济在我国沿江沿海和一些大中城市中建立并有所发展,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传统农业经济的解体速度。于是,在这一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依存于传统经济的社会各阶级、阶层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出现了分化,尤其是把广大的农民抛出了正常生活的轨道而成为剩余劳动力。上海在二三十年代“东方明珠”的经济地位和特殊的政治格局以及开放包容的风气,使它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上海的人力车问题,也因此比其它各地更为严重、更加复杂。 从群体构成上看,包括出身背景、文化教育水平、年龄构成、地缘组成、群体数量以及行业内部运作结构等要素。从这些要素中的变量组合中,可以透视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特点,考察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规程中的主动选择与被动适应。 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出身背景表现出来源庞杂和根源单一的特点。据上海市工部局人力车委员会1934年对49个人力车夫以前职业的调查,结果是:农夫30人,渔夫1人,纱厂工人6人,商人3人,苦力4人,更夫3人,船夫1人,木匠1人,学校教师1人,制面包者1人。而这些纱厂工人、商人、苦力、更夫等,必定也有许多是以前的农夫。由此可见,人力车夫至少70%以上是昔日的农夫[1](P24)。对此言心哲曾分析说:“此亦可见农村经济之衰落,农村破产程度之深刻。农民因生活困难,多相率迁往都市,都市人口增加之所以迅速,此盖一因也。”[2](P15)另据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对5048个人力车夫以前从事职业的调查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 5048个人力车夫以前职业构成表 类别 原是车夫 拉其他车者 厂工 其他工人 务农 小商人 未详 人数 290 2601 529612 137564 319 百分比 5.75 51.5310.48 12.122.71 11.17 6.32 资料来源:《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会务报告》,上海档案馆藏,档号:Q5-5-1380。 上海市304名人力车夫籍贯一览表[1](P104) 苏北 盐城124人 东台91人 阜宁46人泰县14人 江都4人 高邮3人 海洲1人 宝应2人江浦2人 宿迁1人 通州1人 泗阳1人 淮安1人 其他 宜兴2人上海1人 山东临邑2人 济南1人 湖北1人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力车夫群体的出身背景非常复杂。包括了农民、工厂工人、手工业者、商人、运输工以及其他职业等,但细究起来,他们属于第二次职业背景的划分,如果再往前追溯,这些阶层群体基本上都是出身于农民,而远非仅占2.71%。这种状况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就业困难,民族经济的枯萎,使“原来的工人已经一批一批地被抛弃在十字街头,离村的农民又怎能找到工作呢?结果只有充当牛马拉黄包车”[3]。他们满怀希望地拥到都市里寻求生计,但“彼等因未受过教育,无专门谋生之技能,遂不得不仿效牛马以图生存”[4]。据对5048名人力车夫知识程度的调查,其中识字者1431人,仅占28.35%;不识字者3578人,占70.88%;未详者39人。可见,上海的人力车夫以文盲和半文盲居绝大多数。 上海人力车夫的来源大多为苏北农村的破产农民,年龄自21~53岁不等。小的只有15岁左右,年龄大的已有50多岁,平均年龄为35.8岁[5]。从年龄层次和性别构成上看,上海人力车夫主要是由青壮年男性劳力充当的,这和人力车行业对体能和耐力的高强度要求是相适应的,而且上海人力车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体弱不适者被大量淘汰。关于其籍贯,上海人力车夫主要是由江北,包括苏北、皖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来沪农民、难民和灾民组成。1931年江淮大水灾,苏北灾情严重,单盐城一邑,“灾民往沪谋生者达数万人”[6]。其中很大一批即挤入了人力车夫行业,从1934年上海市社会局所作的抽样调查中亦可窥见一斑: 由上表可见,苏北人在其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共计291人,约占96%,另有籍贯不详者3人),这种状况使得人力车夫比其他任何职业,更多地与上海劳力市场中苏北人的地位相联系,并成为其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