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先导和纽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管理、生活方式、人类活动空间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长期性和整体性的发展与变迁过程。[1]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考察和分析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极具实践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的条件与动因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生出系统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 (一)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及西方现代化理论之启示 尽管对马克思究竟有没有现代化理论还存有争议,如我国现代化问题研究专家罗荣渠认为:“马克思把十九世纪视为工业革命已经实现、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的世纪,至少西欧是如此。由于他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未来的革命形势问题上,对于大工业所创造的现代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发展前景问题,没有进一步探索下去。”[2]但有的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过程的观点出发,深刻揭示了现代化概念的历史本质,科学地界定了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内容和历史目标,以深广的历史视野概括了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容量。马克思现代化理论达到了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3]笔者赞同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现代化重要支柱亦即现代化大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思想,阐明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际上也就指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任务;他们有关改革开放的思想,则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因此,马克思有关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原则,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有重要启示。 西方现代化理论主要是立足于17~18世纪以来西欧北美工业化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政治上鼓吹西方民主;经济上强调中心国家本位;文化上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认为不发达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只有“西方化”。这一理论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否则就不会有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产生。但现代化理论也有其历史合理性:它指出现代化是一种时代趋势,认为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是经济增长,对现代化进程的特征作了深入研究。所有这些,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会有某种启蒙作用,而不发达国家实践西方现代化理论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弊端,也给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以深刻启迪。 (二)历史根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极度辉煌的国家,然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使整个国家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在这样一个内外交困的环境中,现代化当然地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然而,当中国人从世界发展大势中意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时,却遇到了现代化的发展障碍:主权危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只能是一种幻想。因此,要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就必须有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摆脱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80年里,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多次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间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家,曾倾心致力于探索社会改革的途径,他们认真向西方和日本学习,以为只要把这些国家的学说和经验拿来,就可以拯救中国。虽然他们当中不乏有识之士,所提方案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由于时代限制,这些方案不可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下的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尽管他们的努力和斗争给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但却难免最终陷于失败的境地。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继续着先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探索新的现代化道路,以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沼泽。可以说,没有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悲惨遭遇,没有先进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创生。 (三)国际因素:帝国主义的入侵和世界现代化浪潮的推动 现代化发端于西欧,然后以殖民化形式扩展到世界各地,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它构成当今世界所有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4]而这一变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在特殊背景下提出的历史要求和历史任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朝贡体系的解体而进入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地位。这对有着悠久文明传统和强烈民族自尊的中国而言,其震撼、创痛与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震惊于西方蛮夷之邦的强大,有心学习之,希望中国也尽快实现现代化。一部分中国人开始认同西方的先进与文明,形成了一种以西方标准量度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思路和心态。从此,现代化成为悬在国人面前的宏伟蓝图。另一方面,对中国社会固有的“吾族中心”之类不健康心态可能会进行一些有益的反思,刺激中国人产生某种忧患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而这些是中华民族存亡绝续并走向现代化之路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先进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诉求,首先是对西方冲击的一种本能回应,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这一次次现代化的努力与尝试是这样,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也是一种回应的逻辑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