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青年出版社在吸收老开明书店合营后正式成立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建立了兵强马壮的编辑队伍。另外,在这时候还有了正规的编辑制度,主要是学习苏联的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正式建立三审编审机制,二是向社会约稿,那时候叫“撒大网”。要约稿,就要制定编辑计划,包括长期的和短期的计划,到1954年,正式地把这套制度建立起来、运转起来了(注:关于中青社创建的情况和创建后编辑机制的建立的情况源自本人2005年1月对原中青社二编室即文学编辑室主任江晓天的访问记录。)。队伍有了,制度也有了,稿源一时成为最大的问题,约稿很难,这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没有生活经验的不能写;二是有经验的不一定有时间写;三是有生活经验也有时间写的却不一定会写。 事实证明,主动出击、“撒大网”的组稿、约稿很见成效。文学编辑室的所有人马按照全国的行政地理区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负责一定的区域,比如陈碧芳(注:陈碧芳是当年文学编辑室编辑,曾经参加著名丛刊《红旗飘飘》的编辑工作。)主要负责西北,张羽(注:张羽,1921年5月1日生于河南灵宝县,又名张甲,早年在家乡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上海参加由中共领导的上海地下学联的报纸《学生报》的工作,1949年解放后,先后在上海参加《青年报》和华东青年出版社的工作,1953年3月,调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工作。)主要负责华东。约稿的方式就是通过当地的各类组织了解掌握该地区有写作能力和潜在写作能力的人以及他们正在着手或计划中的写作项目,然后分个别情况,逐个联系。《红旗谱》、《红日》等“大鱼”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网”住的。 一 1955年,二编室(即文学编辑室)副主任吴小武(注:即作家萧也牧。他的作品《我们夫妇之间》因为描写了知识分子干部进城后和他的农民出身的爱人之间的微妙的隔阂,被认为有明显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成为50年代初期被批判的靶子,萧本人也从团中央被下放到团中央的下属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从此,没有了写作资格的作家“萧也牧”变成了编辑“吴小武”。萧也牧号称中青社第一大才子,作为作家的萧也牧对中青社文学稿稿源的开辟立下了汗马功劳。张羽和黄伊曾回忆说:“萧也牧因为对作家队伍的情况熟,人头熟,就协助领导制定计划,陪同总编辑李庚、编辑室主任江晓天,离开北京,周游列省,把触角从共青团中央大院伸展倒全国文艺界、学术界、教育界,从新老作家那儿,组织了大量稿件,为后来若干年能够不断地出版一些有影响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萧也牧作为一个作家,在他熟悉的人们中打交道,真可说是如鱼得水,活跃而有成效。”(见《萧也牧作品选》的后记))通过作家柳溪这个“渠道”了解到杨沫正在写作一部关于青年题材的长篇小说。 杨沫的这个长篇已经写了好几年,这时候还不叫《青春之歌》,而叫《烧不尽的野火》。1955年3月,她接受所在单位电影事业管理局剧本创作室的创作任务——编写反映青年生活的剧本——到天津、广州、上海三个大城市去准备创作素材,这种配合现实政治的反映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题材的写作是更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虽然如此,但她更为看重的是她的这部带有更多自传风格和个体经验色彩的长篇创作。3月20日,她从天津写信给出版社的吴小武(注:杨沫和编辑之间的信件以及以下编辑张羽对《烧不尽的野火》的审读报告,来自于中青社保存的《青春之歌》的档案资料。),询问出版社是否拿到了已经写完的稿子的上半部。接到杨沫的来信后,二编室从柳溪处拿到了草稿,因为稿件过于凌乱,编辑部又找人重抄了一遍。3月31日,吴小武给杨沫回信说:稿子拿到了,还没有着手看,“因为编辑部人手极端缺少,拟待四月初《烧不尽的野火》下半部手稿寄来后,我们当即安排时间阅读”。 4月底,杨沫写完了全书,共35万字,出版社帮助她重新誊写一遍,5月5日杨沫把出版社抄写过的稿件又校对一遍后,再次把稿子寄回中青社,并给编辑张羽写有一信: 张羽同志: 《烧不尽的野火》已校好,送上,共九章,请查收。 阳翰笙同志答应在五月十五号以后可代审阅(注:请社外专家代为审稿是当时中青社的经常的做法,还作为经验,向出版总署进行过汇报。如在张羽审阅《青春之歌》的11月19日的工作日记中记载:“李晓白诗,臧克家同志审过,已送回。”),请在十号以后送给他。最好在送他时,除了写我写的信以外,也请你们自己把要求他怎样负责的话当面和他讲一讲。 我还有这样一个建议,不知妥当否?在送给他看之前,最好你们编辑部先看一看,这样在他提意见时,你们就比较先有了“底”。因为我听吴小武同志谈,你们编辑部先不看,先送给外边人看。 阳翰笙同志看后,或你们看后,对这部小说的基本意见,能否出版,请早日赐知。 杨沫五月五日 杨沫的信到达编辑部时,距离她所说的应该送给阳翰笙的时间(5月10日)也差不多了,所以编辑部已经来不及按她说的“先看一遍”,就直接给了阳翰笙。 稿子在阳翰笙那里放了几个月后,编辑部给阳老打电话,才知道阳老太忙,无暇看稿,就决定把稿子拿回来自己看,等出版社初审之后,再拿给阳老复审。杨沫在11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想到《烧不尽的野火》的命运,不禁有些愁闷。看别人一部作品还没有写好,报纸就大登起来了。而我写了四年,经过多少遍的修改,付出多少艰辛、多少眼泪的书,迄今八个月了,还没有人看。”(注:全文中杨沫日记的内容见《杨沫文集》第6卷,《自白——我的日记(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当日,杨沫给编辑部写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