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为对当代文学发展中一种探索性、实验性诗歌实践的命名与评价,“先锋诗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85年四川西南师范大学等校创办的《大学生诗报》,几乎与1980年代中期兴起的青年诗歌运动同时。其最初生成就源自这一场诗歌运动参与者的自我命名与自我指称——为了与当时日益“经典化”、权威化的“朦胧诗”相“决裂”。从这一点看,“先锋诗歌”最初就是特指“朦胧诗”之后所出现的中国青年诗歌运动。恰如残星、义海在《先锋派诗》“小引”中指认的:“‘先锋诗’是许多个具前卫意识的诗歌流派、诗人的一个笼统性称谓,在19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诗坛,以其特异多姿的个性色彩、精神特质、美学趣味显示其独立存在,成为诗坛多元化建设中重要的一支”(注:见《先锋派诗》(残星、义海编选),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在“小引”中,编者声明这是一本“第三代”诗歌的选本,并认为“那种关于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实验诗’、‘先锋诗’的说法,显得大而无当,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过,编者同时也意识到在诗歌的发展史上,“先锋诗”概念还是有其广义的一面,注意到了“在人类感性生命的递进过程中,先锋诗的阶段性”问题。)。这样一种狭义的“先锋诗歌”概念,后来也为一些诗论家所沿用。例如在程光炜那里,就是按照“朦胧诗”/“先锋诗”/“九十年代诗歌”这样的叙述线索,将“先锋诗”定位于“朦胧诗”与“九十年代诗歌”之间出现的一个新诗发展中的“转换期”,一个以“他们”诗群、“非非”诗群等为代表的“价值多元、诗体多样的生气勃勃局面”[1] (P291-318)。 不过,在语言策略花样翻新的1980年代中后期,这样一种狭义的“先锋诗歌”概念并没有在诗坛流行。事实上,作为对当时青年诗歌运动的命名与指称,倒是四川青年诗人提出的“第三代诗”(注:参见四川省东方文化研究学会、整体主义研究学会主办的《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1985年的《第三代诗会》题记;周伦佑《“第三代”诗论》,《艺术广角》1989(1)。),和王家新、唐晓渡等使用的“实验诗”[2,3] 的概念更为青年诗人们所认同。 1980年代最早在文章中使用“先锋诗歌”并使之成为一个富有阐释力的概念的,是朱大可的《燃烧的迷津——缅怀先锋诗歌运动》[4]。这篇纵览1970年代以后的现代前卫诗歌现象并将它们统统命名为“先锋诗歌运动”的文章,虽然将“今天派”、“寻根派”、“市民派”和“仿写派”毫不留情地归结为“通向先锋实体或中心的陡峭台阶”,同时推举“抒情诗人”、“强力诗人”和“玄学诗人”为“先锋运动的核心”,但到底还是考虑到当代中国历史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在坚持特定诗歌理念与诗歌立场的同时,保持了先锋诗歌概念的历史性。种种迹象表明,朱大可的这篇文章对“先锋诗歌”概念在1990年代的流行具有直接的启动作用。而且,从“运动”的角度描述1970年代以来的现代前卫诗歌现象,也成为很多后来者采用的基本叙述思路(注:如张清华的《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黄粱《大陆先锋诗歌的语言之路》(见“诗生活”网站);程波《“个人写作”与“个人话语场”——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一种阐释》(见《一行》网刊第6期)等。),进而形成了中国先锋诗歌历经朦胧诗、后朦胧诗(或曰第三代)与1990年代个人写作的诗歌史叙述框架。 与1980年代青年诗人对“先锋诗”概念的游离不同,1990年代以来,“先锋诗歌”概念似乎突然成为升值的概念股、一个更高层级上诗歌实践的命名,其本身在使用者那里似乎具有不言而喻的价值等级上的优位性,占据“先锋诗歌”概念的阐释权的确“就意味着攻取了某一话语的制高点”[5],具有一定的自我加冕的意味。否则,无法解释近几年来出现的编选标准、“诗歌立场”与入选对象大相径庭的几种不同的“先锋诗歌”选本的接连出版(注:例如符马活主编的《诗江湖——先锋诗歌档案》(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与西渡、郭骅编选的《先锋诗歌档案》(重庆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梁晓明、南野、刘翔主编的《中国先锋诗歌档案》(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刘希全编选的《先锋诗歌2002》(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也无法解释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何以“先锋诗歌”为名的诗歌活动的明显增加(注:例如河北的《诗选刊》设立了“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和“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梁晓明、南野和梁健等主创了《中国先锋诗歌》电视专题片。等等。)。 实际上,伴随这些以“先锋诗歌”为名的诗歌活动与诗歌出版物而来的,就是对“先锋诗歌”概念阐释权的抢占,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与发生在世纪末的诗歌论争有关,说这种现象为那场论争的延续都未尝不可[1] (P352-357)。 不过,也应该看到,1990年代以来,在许多批评家那里,对“先锋诗歌”概念的使用动机是出于反思1980年代的青年诗歌运动,重新寻找并确认现代诗歌的内在品质,调整其发展方向。所以,他们的“先锋诗歌”概念就成为对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具有特定倾向的诗歌实践的特指。例如,唐晓渡所使用的“九十年代先锋诗歌”[5] 概念,就将1980年代中后期的“实验诗”中的一部分作为其源头,将个人写作、综合意识、反讽、叙事性等作为这种“先锋诗歌”的基本特征。在周瓒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先锋诗歌论纲》中,作者也认为,先锋诗歌是指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少数意识到并仍然坚持一种以个人性的立场写作的诗人的诗歌实践,是那些始终重视和保持着纯粹的精神价值关怀的诗人的写作。在当代中国的文学发展中,先锋诗歌体现了介入现实生存和把握个体经验相结合的综合意识。为强调这种“先锋诗歌”概念的特指性,周瓒对“共存于八九十年代的另外倾向的诗歌现象”作了排除。这些诗歌现象包括:1980年代以前保留下来的紧密结合政治现实需要而缺乏艺术独立性的“意识形态写作”、标举反意识形态写作而落入集体性的抒情或发布宣言的“集体写作”、声称关注日常生活而不幸堕入价值平庸和风格狭窄状态的“大众化写作”,以及部分标榜“民间写作”和“后口语写作”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