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当代文坛上,除了从事民族文学研究的专家,恐怕少有对黎族中的哪一位作家或哪一个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的。这一尴尬现象,并不能归咎于人们对黎族当代作家创作的轻视,而是黎族当代文学本身的现实存在,的确没有给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足以使人产生震撼的作品。换言之,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黎族文学的发展并未能够以实绩赢得人们的普遍关注。黎族当代文学发展的明显滞后,是一种客观的事实。 然而,凡对黎族社会历史发展有所了解之后,再来对黎族当代文学作一番考察,那又将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和评价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黎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姿、沉实丰厚的文学存在。然而,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黎族社会进程极其缓慢,致使黎族文学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都还一直停留在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阶段——民间文学是黎族惟一的文学。这种状况的持续,直到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得到初步改观。这时,一批执着而坚韧的文学跋涉者的出现,首次形成了黎族自己的创作队伍。他们以其艰难的努力,终于开创出一个作家文学的新局面,从而结束了黎族文学史上单一化的民间文学状况,实现了从单纯的口头创作向书面创作跨越的历史性转变。综观20多年来的黎族当代文学创作成果,虽然远未可称洋洋大观,却也相对丰富多彩。从体裁上看,既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也有诗歌、散文以及文学评论等。除了数量较多的单篇作品以外,近年来一些黎族作者的作品也已结集出版。如龙敏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青山情》(注:龙敏:《青山青》,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黄照良出版了诗集《山兰香飘飘》(注:黄照良:《山兰香飘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亚根出版了散文集《都市乡村人》(注:亚根:《都市乡村人》,作家出版社,2005年。)。还有不少作者的作品被收入各种相关的集子。一批以个人名义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专集也陆续出版。如龙敏、黄胜招搜集整理的《黎族民间故事选》(注:《黎族民间故事选》,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王文华搜集整理的民间叙事长诗《甘工鸟》(注:《甘工鸟》,亚洲出版社,1993年。),孙有康、李和弟搜集整理的《五指山传》(注:《五指山传》,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王月圣个人创作和搜集整理的歌谣合集《黎族创世歌》(注:《黎族创世歌》,海南出版社,1993年。),卓其德个人创作和搜集整理的歌谣合集《美满的歌》(注:《美满的歌》,海南出版社,1993年。)、《浪花》(注:《浪花》,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等。 黎族作者各种类型的作品在历届全国性文学评奖中获得多种奖项:符玉珍的散文《年饭》(注:符玉珍:《年饭》,《五指山》,1981年总10期。)1981年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龙敏的短篇小说《年头夜雨》(注:龙敏:《年关夜雨》,《五指山》,1982年第4期。)1983年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黄学魁的诗歌《东方夏威夷》(注:黄学魁:《东方夏威夷》,《民族文学》,1985年第4期。)1990年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亚根的评论《滞后的民族文学批评》(注:亚根:《滞后的民族文学批评》,《边疆文学》,2003年第1期。)2003年获第五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创作新秀奖,散文《七仙岭神泉韵》(注:亚根:《七仙岭神泉韵》,《三亚晨报》,2002年2月17日副刊。)获2002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二等奖。 尤其是进入21世纪,龙敏的《黎山魂》(注:龙敏:《黎山魂》,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的问世,刷新了黎族文学史上没有长篇巨制的记录。对此,文坛上曾给予较高评价。海南省作协主席蒋子丹说,龙敏作为黎族的代言人,他比研究黎族文化的汉族作家无论在文字表达上还是对黎族灵魂深处的审视上,都能更好地完成(注:参见蔡葩:《从龙敏的作品看海南文学创作》,海南日报2003年5月4日副刊。)。 此外,亚根的《婀娜多姿》(注:亚根:《婀娜多姿》,作家出版社,2004年。)是黎族文学史上继龙敏《黎山魂》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黄照良的《山兰香飘飘》、亚根的《都市乡村人》分别是黎族纯书面创作的第一部诗歌集和散文集。这些都是黎族文学史上的具有标志性的成果,显示出黎族文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 作为黎族当代文学创作中一部重要的标志性作品,论及黎族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则不能不对龙敏的《黎山魂》作出相应的评价。 《黎山魂》写的是清朝末年发生在海南乐东黎族地区的故事。作品描写了古老的黎山里两大部落之间几代人从结怨生仇到互相残杀,最后又共同揭竿而起,联手反抗官府的民族欺压的悲壮过程。作品场面恢弘壮阔,在宏大叙事中又不乏细腻的黎族风俗画的刻画,表现出黎族人民热爱自由、勇敢善良、不畏强暴的精神。《黎山魂》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作品首次在宏大的艺术构架中对黎族社会历史和生存状态作出了全景式的反映。作品以主人公那改一生的活动作为主线,由巴由、波蛮两大部落的情仇恩怨,贯穿起方圆36峒的黎族社会生活的全景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特定时期黎族人民的生存状态。因此, 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写的是清朝末年发生在黎族的方言地区内,部落之间的争斗、向官府抗争最后揭竿起义而又悲壮地失败的故事。就文体学的意义上说来,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但细读全书,它是黎族命运的编年史,也是一部黎族的道德史:即黎族到底对人类做了些什么?作为一个民族,它在民族学、民俗学上为人类生存状态的多样性贡献了些什么?”(注:参见周伟民:《见证的文学——评黎族作家龙敏长篇小说〈黎山魂〉》,海南日报2003年8月24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