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五四新文化人的气度,最容易想起的,自然是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此联语虽从明代忠臣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演化而来,却因有李大钊等新文化人的生命做底色,显得十分妥帖。谈论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新青年》,应该着眼于“铁肩”,可也不妨关注“妙手”。 ——作者 报刊业的迅速崛起,乃近代中国文学革命的关键因素。报刊面对大众,讲求浅近通俗,因而文章没必要、也不可能过于渊雅。另一方面,杂志无所不包,“总宇宙之文”,不同文体互相渗透的结果,导致文体变异乃至新文体的诞生。无论是梁启超之发起“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还是陈独秀的提倡白话文与新文化,都大大得益于迅速崛起的近代报业。 从文学史而不是新闻史、思想史的角度审视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需要关注的,主要不是其政治主张或传播范围,而是其表达方式。将一份存在时间长达七年、总共刊行9卷54号的“杂志”,作为一个完整且独立的“文本”来阅读、分析,首先吸引我们的,是各种文体的自我定位及相互间的对话,还有这种对话所可能产生的效果。比起各专业刊物(如文艺杂志)的出现、各报纸副刊(如文艺副刊)的设置这样言之凿凿的考辨,《新青年》中不同文体间的对话、碰撞与融合,显得比较曲折与隐晦,需要更多的史实与洞见。 有“大体”而无“定体” 大凡精明且成功的报人,其心目中的理想文章,应该是有“大体”而无“定体”。那是因为,读者在变化,作者在变化,时局与市场也在变化,报章文体不可能一成不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主心骨不能动,否则东摇西摆,杂志很容易随风飘去。在这方面,陈独秀是老手,火候掌握得很好。胡适对陈独秀将编辑部转移到上海,以及搁下风头正健的新文学,转而介绍苏俄的政治革命很不以为然,那是因为胡适误解了陈独秀的趣味——自始至终,文学都不是仲甫先生的“最爱”。 蔡元培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撰写总序提及:“为怎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包括陈独秀在内的《新青年》同人,大都认同这一思路。此外,坚硬的政论与柔和的诗文之间的互补,可以调剂谈话的氛围,丰富杂志的形象。《新青年》的一头一尾,政论占绝对优势,姿态未免过于僵硬;只有与北大教授结盟那几卷,张弛得当,政治与文学相得益彰。但即便是最为精彩的三至七卷,文学依旧只是配角。总共54期杂志,只有6卷2号将周作人的《小河》列为头条。负责6卷2号编辑工作的,正是一贯语出惊人的钱玄同。我怀疑钱玄同的编排策略,乃是希望“出奇制胜”,而不是颠覆《新青年》以政论为中心的传统。 陈独秀等《新青年》同人,借助于版面语言,凸显议政、述学与论文,而相对压低文学创作,此举可以有以下三种解读:第一,“文以载道”的传统思路仍在延续;第二,《新青年》以思想革新为主攻方向;第三,即便“高谈阔论”,也可能成为好文章。表面上只是编辑技巧,实则牵涉到《新青年》的文化及文学理想。即便将眼光局限在“文章流变”,《新青年》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五四新文化人的“议政”、“述学”与“论文”,本身就具有“文章学”的意义。 五四新文化人何以选择白话文作为文学革命的切入口,组织易卜生专号意图何在,鼓动女同胞出面讨论“女子问题”为何没有获得成功,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问题,只有放在政治史及思想史脉络上,才能得到较为完满的解释。可以这么说,《新青年》“提倡”新文学,确实功勋卓著;但“新文学”的建设,却并非《新青年》的主要任务。 “但开风气不为师” “但开风气不为师”,这一思路决定了《新青年》的注意力集中在“提倡”而不是“实践”。与陈独秀们唱对台戏的《学衡》诸君,正是抓住《新青年》的这一弱点,称“至吾国文学革命运动,虽为时甚暂,然从未产生一种出类拔萃之作品”(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学衡》派的文学成绩乏善可陈,但胡先骕的责难其实必须认真面对。那是因为:“文学革命产生出来的新文学不能满足我们赞成革命者的期望,就如同政治革命不能产生更满意的社会秩序一样,虽有最圆满的革命理论,都只好算作不兑现的纸币了。”(胡适)鲁迅之所以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专门提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一方面是承认“从《新青年》上,此外也没有养成什么小说的作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回应社会上不绝如缕的批评。 正如鲁迅所说,“《新青年》其实是一个论议的刊物,所以创作并不怎样著重”。《新青年》上,“比较旺盛的只有白话诗;至于戏曲和小说,也依然大抵是翻译”。将诗歌、戏曲、小说列入“纯文学”或“文学之文”的范围,而将其他文字称为“杂文学”或“应用之文”,陈独秀、刘半农的这一“文学观”,日后影响极大。而我恰好认为,《新青年》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白话诗歌的成功尝试,以及鲁迅小说的炉火纯青;更值得关注的,还在于《新青年》同人基于思想革命的需要,在社会与个人、责任与趣味、政治与文学之间,保持良好的对话状态,并因此催生出新的文章体式:“通信”和“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