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2005)01-0115-03 作为一位集多种才华于一身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林徽因的学识、思想和人格魅力远 播今日,岁月的风尘与时空的变迁难掩其丰富灵动的气质而历久弥新。20世纪90年代以 来,林徽因传记的编写成为传记写作中的一个亮点,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面对 种种不同角度的林徽因传记,林徽因的故事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但林徽因已经远去的 形象却并没有因此而越来越清晰,因此,对林徽因传记的编写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 和研究将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一、林徽因传记的素材来源 早在20世纪80年代,陈钟英、陈宇钩沉史赜、遍访故人搜求整理林徽因文学作品,同 时开始系统梳理林徽因的生平事迹,相继出版了《林徽因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 5年版)和《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人民文学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92年版) 。1988年,周良沛选编的《中国新诗库第一辑·林徽因卷》出版。2000年,梁从诫编辑 的两卷本《林徽因文集》(建筑卷、文学卷)出版,为林徽因研究提供了资料翔实、来源 可靠的第一手文献。2001年,刘小沁选编的《窗子内外忆徽因》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 漫忆女作家丛书”之一种出版。2004年6月,为了纪念林徽因百年诞辰,清华大学建筑 学院编写的《建筑师林徽因》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相关当事人回忆往事, 从另一个角度展现林徽因,这对梁从诫的《林徽因文集》中的直接史料可谓是十分必要 的补充。以建筑师为毕生职志的林徽因,早年曾经与丈夫梁思成等同仁组成“营造学社 ”,系统地勘察中国古代建筑,一些重要的勘察报告都少不了林徽因的点睛之笔。在19 30年代相继刊出的《营造学社汇刊》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徽因撰写的一系列介绍首 都北京文物建筑的文章中,都留下了她的笔记和手迹。此外,不同时期出版的林徽因诗 作、散文、小说、文集对于认识林徽因其人、其文、其事都或多或少具有相互参鉴的作 用。这些资料的出版为新时期林徽因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成为林徽因传记写作素材的主 要来源,特别是《林徽因文集》的编辑出版,使得林徽因传记写作“让史料自己说话的 叙事策略”成为可能。 二、林徽因传记的研究现状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1990年代后期以来,坊间流传的有关林徽因的传记作品不下10 种,作品风格各异,互有短长。对于传主的忠实性来说,林徽因的挚交费慰梅(Wilma Fairbank)著《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古代建筑的伴侣》,英文原作真实可 信、十分精彩,是认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第一手资料。该作现有中文译本两种,一种 由曲莹璞、关超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出版,一种由成寒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出版。比较而言,两部译作与原著风格及对传主风貌的再现均有一定的距离。陈新华所 著《林徽因、林长民、林孝恂》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的“百年家族丛 书”于2003出版,该作从史学视角切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脉络中将以林徽因为核心的 林家三代关系清晰梳理,并给予历史性呈现,传主灵动的艺术气质从深沉的历史感中得 到了相应地凸现。张清平所著、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出版的《林徽因》,在众多林徽 因传记中称得上是平实之作,因此,一些熟悉林徽因的当事人对书中展现的林徽因形象 的真实性在总体上表示认可。 就以上诸种林传而言,其所存在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史料不详和文学想 象的成分过多两个方面。以张清平所著《林徽因》为例:书中一些内容来自《林徽因文 集》、《梁思成文集》中的相关情境,但作者并未注明出处。更要紧的是,书中一些关 涉史实的段落未录参考文献。如,书中山西水磨行一段绝大部分参照林徽因、梁思成“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写成,但著者对此未做丝毫注释。这样的疏忽对于传主与读者是 有失尊重的,对于传记本身的学术性、严谨性也当然会有不良影响。《林徽因》一书中 文学想象过多是与史料不详相关的,其中,著者的推测性想象往往有违传主的真纯个性 。如,书中关于中山公园社稷坛漫步一节中,林徽因对金岳霖大篇幅讲解古建筑的情节 是不可信的,只要多少熟悉林徽因、金岳霖的学养、气质的人就不会认同这样的描写。 熟悉林徽因的人都了解,在林徽因眼中,古建筑是表达意念的“活物”,当她醉心于古 建筑之时,语言毋宁不自觉地转化为“性灵的融汇,神志的感触”,而不会像开讲席一 样对实物进行讲解。 过度的文学想象是当前诸多林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看到,在关于林徽因的生平 资料尚嫌不足的情况下,过分的文学想象勿宁是一种误导。就当前的林徽因传记写作而 言,一些著作中机械罗列的零散事实如果不能统涉于传主丰饶灵动的思想脉动之中,那 将永远是平面的、孤立的事实。在这个意义上看来,如何充分占有史料,真实地把握传 主的个性,在传主丰富的人生主题下让史料自己言说,是林传写作中需要潜心研究与思 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