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穆旦的写作生涯中,早期写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阶段。所谓“早期写作”主要指从 最初写作到1937年10月抗日战争爆发后,穆旦随清华大学南迁长沙之前的写作。(注: 穆旦诗文集《蛇的诱惑》的编者曹元勇在《编后记》中将它指认为第一阶段的写作,并 且提到穆旦“很早就在诗中表现出对感情的含蓄克制,以及知性思考的倾向。他时常表 现得像个成熟的中年人,有时甚至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早期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 上预示了他日后创作的主题、技巧、天赋等。”见《蛇的诱惑》,273—274页。不过, 他对穆旦的早期写作并未进行文本讨论。另:文中所引穆旦诗文均出自《蛇的诱惑》及 《穆旦诗全集》的相关篇目。)这一期的写作并不多,仅10多篇,包括诗歌、散文、论 述文和“评鉴”文章等多种样式。总体上说来,这些作品并没有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初创 期写作,语言词汇多质朴,艺术水准也较稚嫩,不如后来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文学资源之 后那么“现代”,那么富有艺术冲击力,也没有如后来那样诞生若干广为流传的作品。 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正是在这一阶段,穆旦初步确立了写作的基本路向,即在表现对 象上,以小人物为主,借用他本人后来的话说即是“小人物之歌”;(注:穆旦:《致 郭保卫的信(十八)》,《蛇的诱惑》,252页,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在表现 视角上,带有较为明显的主观评判或审视的意味——因为诗人本人即是一个“小人物” ,这种审视同时也是自审。 “没落家世”的孩子 穆旦(穆旦本名查良铮,此笔名为入南开中学之后使用,这里出于行文方便,均以穆旦 名之)很早就开始写作并发表文章,据说早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曾在天津《妇女日报 ·儿童花园》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不是这样的讲》的习作,其时为1924年,穆旦年仅6 岁。“此文记述一个叫‘珍妹’的小女孩与母亲在大街看见一辆汽车驰过的情景。虽仅 百余字,却有情节、对话,有人物情态的描述;并通过稚气的语言,透现出一个少年第 一次看见汽车时的天真想法,隐含着对能坐汽车的有钱人家的讥讽。”(注:应之:《< 儿童花园>与查良铮》,《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09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从常理的角度看,即使在一个物质水平相对贫乏的年代里,“能坐汽车的有钱人家” 也不应该是“讥讽”的对象。为什么小小的诗人笔下会出现这种情形呢?这可能和穆旦 的家世有些许关系。 穆旦祖籍浙江海宁。浙江是才子文人辈出之地。海宁就是其中一个重镇,现代文化史 上赫赫有名的王国维、徐志摩等都出生于此。而查家本身据说也是海宁的名门望族。谈 到查家祖上,人们往往会谈到其先祖查慎行(1651—1728)。据史载,此人“好游山水” ,“少受学于黄宗羲,治经邃于易,尤工诗……黄宗羲比之陆游,王士祯称为:‘奇创 之才’。”康熙42年(1703年),查慎行曾被“特赐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 授编修”。(注: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1422页,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 版。)这相当于康熙皇帝的文学侍从。 不过,这些对穆旦来说可能都是虚名。穆旦出生于1918年的天津。他既沾染不到江浙 一带的才子习气,祖上的荣光又相隔太远。据说,当时查家已有“南查北查”之说。两 查相比,海宁一带的南查还较为强盛,比如,有查良钊(同为“良”字辈,从排行看为 穆旦堂哥)后来曾出任西南联合大学训导长。穆旦属于天津北查,是已经没落的一支。 这意味着他所诞生的是一个“祖上曾经阔过”的封建大家庭。 问题也正在这里:尽管没落,封建大家庭仍有它的伦理、纲常、秩序。穆旦的父亲查 燮和在兄弟六人中行六,且“因记忆力差,一直没有很好的工作”。这样,种种原因造 设了他这一脉在大家庭里的卑微地位,“处于封建大家庭中,父亲因没有本事,这一房 人就受气”。(注:查良铃:《怀念良铮哥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145—146页 。)现实的后果则是查燮和“一生任小职员,工作断断续续,薪俸微薄,生活拮据,常 靠变卖旧物维持”。(注:李方:《穆旦(查良铮)年谱简编》,《穆旦诗全集》,366页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可以想象,小小的穆旦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一 定受过不少冷嘲热讽。“小人物”的滋味,或生命是一个残酷而“不幸”的事实,他肯 定从小就已领知。 因为这一层因素,不妨将《不是这样的讲》看作是某种程度上穆旦对于自身处境的一 种反弹。尽管按常理,“能坐汽车的有钱人家”不应是“讥讽”的对象,但设若穆旦的 家世并不曾没落,那到了20世纪20年代,“祖上阔过”的他也是“能坐汽车的有钱人家 ”的公子哥了。家世阴影总不会荡然无存。 而家世,显然并非穆旦一人之事,一人之痛。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 的变革,其中一个是旧式封建家族的逐渐没落、解散以及新式小家庭的逐渐兴起。这一 蜕变过程是较为漫长的,其中的阵痛也是显在的。在某些时候,这种阵痛及其意义被有 意识地纳入到了现代社会进程的叙述当中,最广为流传的莫过于“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鲁迅为《呐喊》所写的《自序》里那个“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的、“药店的柜台正和 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的孩子形象——他同时勾画出这孩子的生命图景:“ 有谁从小康之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注:鲁迅:《自序》,《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415—420页,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1年版。) 从这个角度说,穆旦的家世变迁也带有现代性。他也“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