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46(2004)04-0061-05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 派。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对海明威说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将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 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门名词,用来称呼20 年代出现的、具有相似倾向的一些年轻作家。这些作家中,有的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战争感到厌恶,如海明威、福克纳、多斯·帕索斯和爱·肯明斯;有的对战后的社 会抱有幻想,但后来大失所望,如菲茨杰拉德。他们相似的倾向是迷惘、失望和悲观的 情绪。 “伤痕文学”是指“文革”后中国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文学思潮,作者大多是十年浩 劫后余生的知识青年,他们以真实、质朴的文学形式,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宣 泄积郁在心中的痛恨。“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出现于旅美华 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洲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上的讲话》。他认为,中 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 ‘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 1977年11月份的《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作者以“救救 孩子”的呼声,震动了被文革麻木了的人们的心灵,拉开了中国当时文坛回顾苦难的序 幕,这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第一次揭露文革中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这种对文革苦 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是以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在《文汇 报》上)为标志。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作品中对人性、人道主义 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关于文艺的清规戒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而讨论最终 得出的肯定性结论,又使这部作品成为我国文学界在政治上彻底否定文革的先声。人们 真正认识到,他们确实经历了一场人为的空前灾难,以往忍受的一切是应该唾弃的,于 是压抑在人们胸中许久的愤懑便立刻喷涌而出。当这种愤懑大量地以文学形式表现出来 的时候,便形成了中国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思潮。 一 “迷惘的一代”都来自参加过战斗或到作为志愿者救护队等其他战地部队服务过。第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 的口号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 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 骗人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士兵中的反战情绪,在他们的身心 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约翰·多斯·帕索斯的《 三个士兵》揭露了战争怎样摧毁了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前程;爱·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 》描写了一个美国志愿者在法国打仗而被当作奸细,关进法国集中营。威廉·福克纳的 早期作品也具有“迷惘的”色彩:《士兵的报酬》写一个在英国空军服役的美国人头部 受伤,回家之后成了瞎子,最后死去;《萨托里斯》中有一个人物在战争中深受刺激, 复员后精神麻木,丧魂落魄,生活毫无目标,最后死于车祸。 十年文化大革命被称作“十年浩劫”,给当时的青年留下的巨大“伤痕”,不亚于第 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年轻人带来的“迷惘”。“伤痕文学”作家中许多人是文革时的特 殊一代——“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他们在当时狂热的政治崇拜、个人崇拜的蛊 惑下,造反,武斗,串联,上山下乡,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参与者与受害者,人妖颠倒之 间的牺牲品,身心遭受了极大的摧残,他们迷惘、彷徨、痛苦过,他们也曾是“迷惘的 一代”。文革结束后,不再“迷惘”的一代人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无所顾忌 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痛,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痛恨,这也契合了文学最原 始的功能:“宣泄”。 《班主任》与《伤痕》对于“伤痕文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在艺术性上还十分稚 嫩。另几篇被视为“伤痕文学”代表作的短篇小说,艺术上更为成熟,如张洁的《从森 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 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产生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莫应丰的《将军 吟》(1979),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古华描写小镇岁月的《 芙蓉镇》(1981),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洌》、《 蹉跎岁月》。这些作品都先后被搬上银幕或改编成电视剧,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 二 “迷惘的一代”作家也是利用文学最原始的功能,来发泄自己与当时社会的格格不入 ,但他们的“宣泄”都很讲究艺术表现手法。他们不但蔑视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道德, 摈弃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美学标准,而且还认为以往的艺术手法不足以表达自己新的感受 和经验,必须采用新的表现方法来丰富和突出自己的创作个性。诗歌方面的“自由诗” ,戏剧方面的“表现主义”或“抒情主义”,小说方面的“印象主义”和“意识流”便 是新出现的体裁和技巧。 菲茨杰拉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1920),使他成了“爵士时代”的领袖和 桂冠诗人,而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却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在 这部小说中,美国梦的幻觉这一主题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菲茨杰拉德描写事 物好用比喻,以增强印象的效果。他笔下的黄昏,像是摸得着的实体:“黄昏柔软如丝 绒,”“他们两人之间相隔几英尺宽的黄昏。”这些比喻所引起的联想构成了一个完整 的意境,像是一首首现代短诗。《了不起的盖茨比》艺术描写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小说始 终维持着一种“双重看法”(double vision),即作者把自己两种不同的看法统一在一 部作品中,以达到特别的效果:即作家对于现实不能满足于表面,要有更深一层的观察 ,这样才能传达出形象背后更深的意味。《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爱情故事后面隐藏着一 股哀伤的细流,涓涓地渗流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于美国梦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