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4)06-0084-04 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及其被阅读的接受史是一个意味深长 的文学现象,表现之一就是:人们对女性作家个人生活的渲染和关注远远超过对其作品 本身的阅读,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其私人生活具有“观看”价值的一面(这也包括许多 专业研究者的引导),而对于她作为一个人、一个创作者最优秀最高贵的部分却淡化或 视而不见,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位长期遭受到习俗的误读和伤害的女性,生前生后都是如此。但对 于她来说,辩解似乎是没有必要的。她留下来的文字特别是诗歌的文字,实际上就是诗 人的心性品格的最好解说,也是我们真正走进林徽因个人精神世界的最佳途径。诗人本 人对此早有慧识。她说:“我们的作品会不会再长存下去,就看它们会不会活在那一些 我们从来不认识的人,我们作品的读者,散在各时、各处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 的,这种事它自己有自己的定律,并不需要我们的关心的。”(注:林徽因:《纪念志 摩去世四周年》,《林徽因文集·文学卷》,梁从诚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4月 第1版,第31、26、28页。) 尽管林徽因留存下来的诗歌作品数量不多,可她的每一首诗歌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个 性和精神气质。这与同她一样出身于名门世家的冰心的诗歌的轻灵温婉显然是不同的。 如果说这种个性和精神气质只是一种反抗意识,那么在一些现代女诗人如陈衡哲、石评 梅、白薇等人的作品中也是不难发现的,但林徽因的诗歌似乎还包涵着一种异质的成份 。在其诗歌的感性形态上,表现为一种挥之不去的主体人格分裂的痛苦,这恰恰又与诗 人美丽、柔弱的外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与此相对应,对生命本体的思考构成了林徽因 诗歌的理性形态,这也成为本文观照其诗歌的契入点。 对于林徽因的哲学素养,最了解她的梁思成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 是多方面的。不论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具有哲学 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注:林洙:《碑树国土上 美留人心中——我所 认识的林徽因》,《人物》,1990年第5期。)除了哲学以外,林徽因在上述几个方面的 成就是人们有目共睹的。由于资料所限,我们已无法了解到她在理论上曾与哪些哲学接 触过,这当然是一大遗憾,但也并不妨碍我们进入林徽因诗歌的理性世界。她的诗歌不 仅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而且还有着较为完整的表达。 对“时间”这一哲学命题的高度关注是林徽因诗歌的重大题旨,从时间到由时间而展 开的死亡、历史等命题,她都留下了探询的足迹,对于林徽因来说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事。她从20多岁起就不断地直接面对死亡:亲人的、好友的、自己的;在她倾注了毕生 心血的中国古建筑事业中,还留下了科学地考证与测量以外的无数对历史的感慨与玄思 。诗人的精神世界反复地被置于时间这一场景之中,它使诗人的时间观逐渐由俗常的理 解上升到具有哲学意味的理解,从一种自发的形成过程转换为自觉、主动的关注过程。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她诗歌中的“时间”命题进行解读。 一、由俗常的时间到存在的时间 时间性的词汇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是处处可见的,直接以时间命名的诗就有《时间》、 《六点钟在下午》、《一天》、《中夜钟声》、《人生》、《秋天,这秋天》、《八月 的忧愁》等,诗歌中涉及到的时间内容依照从大到小的次序大致有:历史、时代、人生 、四季、天、钟点等,它们构成了林徽因诗歌的时间系列。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词本来 就属于常用词汇,使用频繁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稍做比较就会发现,在林徽因的诗 中,这些时间概念不再只是失去独立意义的虚指,而成为诗人有意识的追问对象。从林 徽因的整体创作过程来看,这一追问过程首先是对俗常理解的时间的选择和过滤。 读诗人关于时间的诗作,得到的初步感受是诗人表达了“时光易逝”的哀叹之情,这 的确也是人之常情。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诗人真正感叹的是:在时光的流逝中“美” 也被悄悄带走了,这也是她的诗歌总是以忧伤和悲感为基调的缘由。作为一个唯美主义 者,林徽因对“美”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笑》、《一首桃花》、《深笑》等诗都 是一曲曲美的赞歌,但美的短暂使诗人早早地便放弃了所谓“永恒”的幻想,生命的本 质诗人似乎早已了悟于心:“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诗人由此也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虚无感,“黄昏时承认 的,否认等不到天明。”(《写给我的大姊》)这种绝望、荒谬的情绪色彩正是现代主义 诗歌的特征之一,与浪漫主义诗歌对世界的绝对自信形成了本质性的差异。 尽管时间是无情的,但林徽因仍拥有使“美”永恒的方式,哪怕这只是一曲绝唱。而 “美”在最灿烂的时刻凝定,是林徽因赋予短暂的美以永恒的方式。在《吊玮德》中, 诗人写道:“春风似的吹过,/你却留下/永远的那么一颗/少年人的信心;/少年的微笑 /和悦的/洒落在别人的新枝上。”这显示出唯美主义诗人既浪漫又执着的审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