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草>英文译本序》所回避的 《野草》素称难解,但至少有一半言意浅白。作者后来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对 其中八篇的写作背景和寓意都曾有明确解释,“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 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 作《希望》。”其他几篇,如《淡淡的血痕中》作于“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之后 ;《这样的战士》“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 保存我而作”,暗示柔情的短暂和战士生命的粗糙必有的矛盾;《一觉》是在“直奉战 争”中编校青年文学家出版的刊物的感想,“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 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失掉的好地狱》写新的统治者战胜旧的恶魔而君临 天下,地狱中的鬼魂却因此更加不幸,指责辛亥革命“换汤不换药”以及军阀们争权夺 利而让百姓遭殃的历史循环和倒退现象。(注:以上引文均见鲁迅:《二心集·<野草> 英文译本序》。) 另外,《狗的驳诘》、《立论》、《死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四篇,讽刺“ 人”的势利、贪婪、世故和深入骨髓的奴性,与上述八篇风格接近,论辩色彩强烈,所 指明确,有的甚至就是杂文的变体,隐含作者也是读者熟悉的矗立在杂文中的不屈不挠 的“战士”形象。 说《野草》难解,往往根据英译本序所谓“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 糊了”,其实这番话只针对该序所举八篇(及上述风格相近的四篇),但其背景寓意一经 说破,便都不再神秘了。 英译本序收在一般认为标志鲁迅思想创作发生“转变”的《二心集》里,那时他已经 从四五年前的《野草》脱离,开始全力以赴创作杂文。在杂文时代,他所面对的问题发 生了巨变,1924—1926年“难于直说”的内容,有的已成过去,有的虽延续下来,但对 代之而起的杂文来说,已无须“含糊”地加以影射了。英译本序站在1931年的“现在” 来评价那些针对1924—1926年的“现在”而发的文字,当然有理由说,“后来,我不再 作这样的东西了。日在变化的时代,已不许这样的文章,甚而至于这样的感想存在”。 但英译本序很容易给人一种印象,似乎《野草》的“感想”和因此而起的“文章”只 有那八篇所呈现的一种样式。实际上该序言适应范围仅限于八篇,至多包括上述风格相 近的四篇,而并不适用于另外十二篇。这正好是《野草》的另一半。为什么同一篇序言 对这另一半只字不提?它们是否也为“日在变化的时代”所“不许”?为什么1930年代初 ,作者对1920年代写作《野草》时一部分“难于直说”的内容作了交代,对另一半《野 草》却似乎仍然感到“难于直说”并有意回避不讲? 其实,鲁迅在仅举八篇为例解说《野草》的背景寓意时,并未忘记那没有提及的另一 半,“但我希望,译者将不嫌我只做了他所希望的一半的”——大概英译者想让他解释 全部《野草》的创作背景,他却只解释了自己认为可以解释的“一半”,对另外“一半 ”则保持沉默。 就像在许多场合一样,鲁迅的沉默往往是另一种样式的言说——英译本序恰恰就以暗 示的手段将有心的读者引向他刻意回避的另一半,这另一半才是《野草》至今难解的部 分。但其所以难解,并非因为现实压力“难于直说”所导致的“含糊”,否则,英译本 序早就一并将它们解释清楚了。 那么,《野草》的另一半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问题,以致作者在1930年代初仍觉得“难 于直说”? 二、《题辞》:忏悔“过去的生命” 英译本序没有提到的另一半《野草》,与作者所举八篇颇不相同——它们都跟“过去 ”有关,所展开的问题并不直接起源于1920年代创作《野草》时的“现在”,而是从那 时的“现在”上溯的“过去”,即《题辞》所谓“过去的生命”。《野草》的许多“感 想”都由这“过去的生命”孕育,因为不是当下感触,也不具有可以面向公众来言说的 普遍性,故无法为执著于“现在”的杂文或杂文式的“散文诗”所表达。我认为就因为 这个,英译本序才有意不讲它们。 “过去的生命”,作者不仅在1930年代初不想重提,就在动手写《野草》之前,也已 “不愿追怀,甘心使它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注:《<呐喊>自序》。)在 《野草》完成之后所作的《题辞》中,则一再宣布“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死亡的 生命已经朽腐”,告别的姿态非常坚定。这样,《野草》就成了“过去的生命”得以表 达的一道缝隙。但和同时创作的《彷徨》与稍后的《朝花夕拾》一样,即使在为“过去 的生命”保留的表达缝隙中,鲁迅也并未简单地沉入“过去”,而是站在1920年代的“ 现在”的立场来努力扑灭依然不肯消失的“过去”的阴影。写《野草》的鲁迅既和1920 年代的“现在”搏斗,又纠缠于“过去”的阴影,这就造成了《野草》明显不同的两半 。 何谓“过去的生命”?《野草》要从“过去的生命”挖掘什么?为什么稍稍挖掘就放弃 了?鲁迅经常在自己的文章中告诉读者直面现实的困难,何以在《野草》中直面自己“ 过去的生命”时遇到了某种极大的困难?为什么“过去的生命”会给决意执著于“现在 ”的鲁迅造成如此无法克服的困难?这究竟是怎样的困难?鲁迅为什么不能轻松地告别他 “过去的生命”?“过去的生命”为什么没有随着作者主动沉入“日在变化的时代”而 自行取消?为什么它竟有如此纠缠于“现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