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不难发现美国高等教育源于私立。私立高等教育自始至终都在推动着美国高等教育向前发展,而且以其独特的功能在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私立高等教育系统,共有二年制以上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2484所,占美国高校总数的59.4%。而作为整个私立高等教育系统组成部分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近年来发展迅速,四年制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已从1989年的53所发展到2004年的318所;二年制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也已从1989年的272所增加到2004年的490所。[1] 一、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 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种类型,其办学历史、办学功能等方面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要受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制约和限制,也与社会大系统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社会的一个经济细胞,它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它自己的产出和发展、组织和结构,内部关系相当复杂。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营利性教育机构兴起于殖民地时代,是荷兰殖民者于1660年创办的夜校,其创办者是当地以教书为生的私营业主。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从兴起到在资本市场上市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此间共有300多年的时间。其间,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几经沉浮,几乎一直都在扮演着教育产业的一个无形的合作者,在公立大学和私立非营利性大学之间的夹缝中生存,很少接受联邦和州政府的官方认可和资助。[2] 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复兴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1972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案》(HEA)。[3] 《高等教育法案》通过佩尔补助金等项目增加了学生补助的类型和数量,大幅度提高了对学生直接资助的力度。该法案首次规定了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论是在何种类型学校学习,只要符合“第四款”条件的规定,都可以加入“第四款”资助计划,接受联邦政府的资助和贷款。这一政策使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出现了转机,为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与公立和非营利性私立院校竞争的平台,许多传统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层次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认证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也逐渐增加。[4] 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复兴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就是,美国非营利性公、私立高校所面临的财政和信任危机。就在美国高等教育处于大发展之时,随着世界石油危机的到来,美国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滑坡,特别是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使美国从严重缺少劳动力时代转向劳动力过剩时代。[5] 大量失业和就业前景不乐观的年轻人把回归高校作为“避风港”和“加油站”,希望在高等院校中学到一些新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日后能够东山再起。同时,一些企业界的经理们将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归结为高等教育制度的弊端,认为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经过书本训练而缺乏就业技能的学生,雇佣没有经验的年轻新手费用高、风险大,要求高等教育进行改革。[6] 雇主的这种需求刺激了就业市场对毕业生文凭等级、实用技术的迅速提高,60年代追求“平等”的高等教育改革被80年代追求“卓越”的高等教育改革所取代。[7] 然而,经济危机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政府对非营利性公、私立高校的投入,使教育预算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公共预算总额的比例不断下降,教育经费极度紧张,政府投入的减少使传统院校的改革步履维艰,难以迅速对社会的需求做出反应。 在这种社会和经济背景下,市场经济的逻辑、私有化的观念以及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催生了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使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发展起来。1976年,阿波罗集团的崛起,掀开了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新篇章。阿波罗集团是完全按照现代股份有限公司制模式创建起来的教育公司,它以巨型大学系统作为办学的载体,通过了联邦或区域认证机构的认证,具有颁发证书和学位的权利。在经营上完全引入了现代企业制度,在招生、课程设置、学生就业、办学成本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产业化运作,并运用资本运营的手段解决了办学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办学中,它将培养对象定位于在职成人学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提供职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种办学模式满足了成人学生的职业期望和社会地位提升的渴求,赢得了求学者的信任,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8] 它的崛起不仅带动了一批以同样模式创建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也推动了整个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领域向新型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转型的步伐。一些老牌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已经或开始对原有的组织模式进行改造,由原来的家族式或合伙制的学院改造成按现代公司制经营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以此吸纳了更多的外部投资,拓宽了资金来源。阿波罗集团的创立,使美国营利性和非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也为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进入资本市场奠定了组织和制度基础。这种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以新的体制和机制突破了原有的大学理念——公益性,赋予高等教育以产业属性,尤其是进入资本市场后,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实际上就成为一种产业。[9] 二、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特征 美国营利性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历经坎坷,但仍然以其实用性、灵活性等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下面以七家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为例(简称为G—7集团),对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特征作一简单的概述。 (一)教育与服务贴近实际 美国院校研究者认为,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在与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竞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援引了许多“证据”来说明这一点:不断增加的投资资本、出色的就业率记录、完全不受传统约束的课程计划、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规模经济、技术创新等。他们认为这些因素足以使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从非营利性部门攫取足够的市场份额。[10] 在培养对象方面,当传统高等教育机构将服务对象定位于18~24岁青年时,24岁以上人口对教育的需求却一直在持续增长,这一群体部分拥有学位、部分没有学位,他们都迫切需要继续接受教育,渴望获得某种在传统院校中所不能获得的实用技术。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需求市场的巨大潜力,把办学地点设在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州,吸引那些既没时间,也没有进入传统教育机构学习愿望的在职学生。同时,专门为这一市场中的“顾客”设计了量身订做的课程,通过提供以前只有传统院校才能提供的学位课程走入高等教育活动的中心,并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成功还表现在招生上,它们同许多公司签定了合同,为公司职员在公司内部提供培训。例如,凤凰城大学已同英特尔(Intel Corporation)等大公司以及其他公司达成了协议。[11] 戴维瑞公司(DeVry)的子公司——企业教育服务(Corporate Educational Services)为企业提供一种“订做”教育和培训课程。[12] 在这一问题上,一些学者认为,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实际上正试图在高等教育市场中营造一种“新职业主义”,并从中获取资本。(Slaughter and Leslie,1997;Pusser,2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