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新校区办学在我国持续升温,时至今日出现了两种不同归属的新校区:一是大学城内的新校区(实行地方政府属地化管理);二是各高校单独开发的新校区(实行属人管理)。此处所要讨论的是第二种,即高校因自身所处地理位置的局限,在异地开辟新校区,如南京大学的蒲口校区、中山大学的珠海校区、厦门大学的漳州校区等。另辟新区办学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满足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需要,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崭新的天地中得以充分地试验和探索,各种新的投资模式、办学模式、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脱颖而出,成为教育创新实践的新平台。同时,异地开发新校区办学存在着定位、安全、协调、畅通、认同等不少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新校区办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校区的定位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校区定位的意义 高等学校定位是指在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1] 同理,我们可以把“校区定位”定义为:根据学校和校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校区在一所大学中的位置。新校区定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新校区确定发展方向、增强凝聚力和发挥“一校多区”的整体优势等三个方面。 1.新校区的明确定位,有利于为新校区确定发展方向 校区的定位犹如“导向仪”,决定着校区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模式。“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一所大学必须清楚学校在国家地区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比如属于哪种类型,与别的学校又有何区别等等,这些都应考虑在内,才会定位清楚。”[2] 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校长罗伯特·赫钦斯所见略同:“大学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它有一个远景,校长就必须认出,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就导致美国大学的极端混乱。”[3] 同样的道理,新校区作为新生事物只有明确定位,才能找准自己行进的路向,否则就会走弯路、入歧途,甚至半途而废。 2.新校区的明确定位,有助于形成校区内部群体的凝聚力 组织管理心理学认为,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七个,即群体的同质性、外部的压力、群体的规模、对群体的依赖程度、群体的目标、群体的成就和荣誉感,以及群体的领导者。[4](P256—259)其中,群体的同质性是指其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相似性,包括背景、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的认同等;对群体的依赖程度是指群体成员的归属感。那么,校区的定位是否有利于这些因素的形成呢?新校区的定位能使校区内的群体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形成凝聚力强的团队精神,并有助于新校区内部的广大教职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其中包括继承、发扬校本部优秀的价值观,以及形成、传播、保护属于新校区自己的价值认同。有了共同的价值观,校区成员的行动易于一致。因为管理科学的理论表明,一个组织成员行动的一致性,来自他们观念的一致性,而观念的一致性来自人们对组织特有性质的共同理解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共同信念。信念是“位于系统不同部门的很多行动者的主要规范和价值观”。[5](P92,307)因此,校区的定位还可以成为校区员工的行动纲领,制约或规范着他们的行为。毋庸置疑,目标清晰、信念一致、行动统一,校区的办学凝聚力自然就提高。尤其是在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寻求教育模式、学科设置、教学组织等的新突破的新校区办学探索中,势必会碰到许多难以预料的难题,如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新校区与校本部各机关单位及各院系的沟通与协调、新校区如何创造性地营造校园文化等等,更需要全体师生尤其是校区师生齐心协力,形成强烈的归属意识和强大的凝聚力,使全体员工以高涨的士气投入新校区筚路蓝缕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3.新校区的合理定位,有利于充分发挥“一校多区”的整体优势 系统理论指明了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是: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一定的结构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功能。结构是指系统内各要素的组合方式、结合方式;功能则是系统作用于环境的能力。系统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组成该系统的要素之性质、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数量以及系统的结构等因素,是“本功能”和“构功能”之和。[6](P231)高校新校区办学意味着高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校区自然成了系统的组成要素。如果各个校区尤其是新校区都能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情况,准确寻找自己在一所大学中的位置,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可视为系统内组成要素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改善。如此,元功能(一个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依赖整体而具有的功能称为元功能)就得以提高,从而使得整个学校系统的本功能(各个要素的元功能的机械和称为本功能)随之增强。而且,合理的校区定位,还能使学校系统内部的结构得到优化,变得有序,从而产生了“本功能”中所没有的新功能,即构功能(事物结构所形成的功能称为构功能)。自然,学校的整体功能便会产生“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应。因此,只有各个校区的合理定位,才能充分发挥“一校多区”的整体优势。 二、校区定位的类型 既然校区的定位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如何确定各校区的定位类型呢?对此,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确定标准,主要有按校区地位的不同、功用的差异和独立性的区别三种标准对校区进行定位,其中按校区用途的差异进行定位是广为采用的定位方式。 1.三种基本校区定位类型 以校区的用途或功用为划分标准,通常可将校区定位分为按学科定位、按工作职能定位和混合定位三种情况。 按学科定位是指对各个校区的使用按照学科(群)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布局来统筹规划,就是说每个校区拥有一个或多个学科组成的若干院系,形成各校区的学科特色。[7] 我们可将这种情况称为“竖切型”定位。例如,云南大学的丽江学院校区是旅游文化学院所在地,设有文理科、外语类等系;滇池学院校区开设文、工、法、经、管理学等5个学科的相关专业。 按工作职能定位是指在对各个校区进行集中规划时,以工作职能的差异为标志来划分各个校区,如基础教学区、研究生区、继续教育区、产业开发区等等。我们可将这种情况称为“横切型”定位。以厦门大学为例。厦门大学将其漳州新校区作为本科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基地,设有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管理委员会,发挥协调、监督、指导等作用。校区管理委员会下设校区办、学生办、教务办、保卫办、财务办、资产后勤办、教育技术办、图书分馆、校区医院和学校后勤集团校区服务办等主要职能管理机构。这些机构执行学校的“统一领导,职能延伸,条块结合,校区统筹”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而厦门大学校本部则主要承担本科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以及全校的科研任务、产业开发等等。可见,新、老校区的职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