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与支持条件的变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的多维性、层次性等特征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认可,与新的质量观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正在建立和逐步完善。但是,这些并不能掩盖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已经或正在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严重性。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既面临着发展战略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与规模扩张类型的多元化 1.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类型分析 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题,其问题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质量问题基本共识的达成及其有效解决,要以对质量问题科学的分类为前提。 质量问题按其演变顺序,可分为一直存在的问题、新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其一,一直存在的问题。如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既有优势的丧失,而在于长期存在的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性不足。在规模扩张的挤压下,“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优势被削弱,导致这一问题愈加突出。其二,新出现的问题。传统优势演变为劣势,比如随着硕士研究生学制的缩短,传统的学位论文环节受到影响,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对硕士研究生素质的提升作用势必削弱;隐性问题显性化,比如教师的指导方式与能力问题,以及学术规范问题;还有就业问题,等等。其三,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如质量保证与受教育权利、教育公平的维护;多样化教育质量的衡量与学位证书的价值效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定位及其保证体系等问题。 质量问题按其所指的侧重点,可分为是宏观体系质量还是微观单元质量、是基于产品质量还是基于服务质量、是针对质量标准的内适性还是外适性、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还是某些局部。其一,微观单元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而宏观体系质量则是其整合。前者强调单一研究生教育供给活动的针对性、特定性、具体性、个别性;后者强调研究生教育体系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与属性,强调研究生教育体系在质量方面的张力;[1]两者所依据的标准不一样,在教育规模发展中有不同的反映,质量问题既可能缘于两者各自的劣势,也可能是由于两者的不匹配,比如单元质量高而体系质量差,抑或相反。其二,产品质量观与服务质量观对研究生教育的产出、质量管理过程以及质量管理方法的理解各有不同。[2]产品质量观强调的是以教学为核心的学生产品的质量标准及其执行,而服务质量观关注的则是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教育服务的质量标准及其执行。致力于学术活动的求学者以及指导教师更多关注产品质量问题,而定位于“增殖”或“闲暇”的求学者可能更多关注服务质量问题。其三,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来看,如果将研究生教育质量界定为满足社会发展现实或潜在需求的能力,那么,现在的研究生教育系统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应该说比以前大大提高了,满足社会需求的辐射面大大拓展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并未滑坡。即便如此,学术性人才原创能力的培养,以及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供给等方面又的确存在明显不足。其四,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层次与类型、各个方面与环节既存在普遍的质量问题,又各有其特殊的质量问题。同一类型质量问题在不同层次与类型、不同方面与环节有着不同的表现,因此,要具体区分质量问题的所指。 质量问题按其性质,可分为发展性问题与非发展性问题、可避免的问题与不可避免的问题、影响研究生教育发展主流和大局的问题与非主流和局部的问题。有些质量问题属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发展性问题,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产物,问题解决将促进其发展;有些问题,比如学术不自律、不规范、不严谨,则属于非发展性问题,并非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产物。有些质量问题属于与发展有内在联系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有些则属于人为造成的、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如以数量代替质量、任意降低质量标准等问题就是可以避免的。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与发展密不可分,这些问题的暂时存在是为了获得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即以牺牲较少的价值来获取较大、更为重要的价值。 2.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的类型分析 扩大规模的目的是获得规模效益,从而提升整体实力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规模扩展并非必然带来规模效益,也可能造成低效益。我国研究生教育在1998年之前规模效益太低,经过近几年的扩张,培养单位、学科点以及指导教师的平均招生规模大幅提升,规模效益明显提高。但规模效益有其限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反而影响效益,研究生教育因其全方位的个性化而更是如此。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要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就必须大大增加管理成本。 世界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是一个非均衡的动态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缓慢,但非传统大学部分从1977—1978年度的11924人增加到1980—1981年度的15784人,三年增长32.4%;而同期传统大学部分从74184人增加到76971人,增长幅度仅为3.8%。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世界研究生教育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是商业管理与政府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增长,这一时期年增长比例,美国是7.2%,英国是10.6%,法国是11.5%;同期工程学位几乎没有增长。非均衡发展是规模扩张的基本形态,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内涵的非均衡发展及其集成、促进了研究生教育整体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具体结合培养单位层次与类型、学位层次、学科类别、培养类型来把握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的态势与重点。 规模扩张可以是纯粹单一的数量扩张,也可以是通过结构调整、模式创新来实现量与质的飞跃。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依赖于量与质相统一的规模扩张。所谓量与质相统一的规模扩张,既指数量规模扩大,又指研究生教育外延扩大。当前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所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归咎于规模扩张的单一数量化模式。当然,在实际中,规模扩张不存在某种纯粹类型,总是多种类型交织在一起。